第一百二十四章 见识的差距:自遭恶果(第4/5页)

于是乎,十万余周军士卒在经历了数日赶路艰苦的情况下,竟一个个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发生雪崩的场所,去挖掘那些藩王军的尸体。

对此,谢安并没有什么看法,毕竟清理打扫战场本来就是周军士卒们斩获战利品的时候,他只是隐晦地表示,希望麾下的士卒们能好好安葬那五万藩王军以及三千左右白水军的尸体,以及,莫要为了那些战利品而发生冲突。

撇开这些琐事不谈,谢安针对秦王李慎的下一个步骤听取地众将们的建议,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听刘晴对此的见解。

“这没什么好说的,十有八九是退到襄阳去了,毕竟我军还来不及收复襄阳一带,倘若秦王李慎退到襄阳,也不是就没有转败为胜的机会!——而从马聃将军所证实的白水军撤退方向,李慎显然是选择了襄阳!”刘晴面无表情地说了一通。

不知为何,她的表情看起来并不是很高兴,不时地用异样的神色打量着谢安,这着实令诸将们感到诧异。

[奇怪了,明明打了胜仗,可为何这位军师大人却不怎么高兴呢?]

众将面面相觑,可又不好贸然问起,毕竟刘晴前后已给周军带来了数场胜仗,在军中逐渐也建立了一定的威信。

或许,也只有刘晴自己才最清楚……

[这家伙……]

眼瞅着在旁与诸将嘻嘻哈哈、看似没心没肺的谢安,刘晴恨地咬了咬牙。

或许全军都以为是她刘晴看穿了秦王李慎的奸计,并且将计就计,使得李慎损失惨重,但却只有刘晴才知道,那并非全然是她的功劳。事实上,这场胜仗的功劳,有九成得归功于眼前这位看似不正经的大周刑部本署尚书令,谢安。

“为何……为何我军将士大声呐喊却能够引发雪崩?”刘晴寒着脸用近乎质问的口吻询问着谢安,憋了足足几个时辰,她实在是忍不住了。

要知道据她事后得知,秦王李慎用来引发雪崩的办法,也只要借助一些比如布匹的道具,而这个谢安倒是好,只不过是叫全军士卒大喊了一通,便引发了雪崩,而且规模还是那般的巨大,远远出乎她刘晴的意料,以至于周军之中有些靠前的倒霉鬼也被吞没了,只不过埋得并不深,还能被救起来。

“很简单啊,声音会引起雪层的震动,即共振,声波越强,雪层的震动越强,于是乎,就呼地……全下来了!嘿,李慎的计谋倒是不错,不过这办法也太笨了,你看本府……差距,这就是差距啊!”见刘晴一脸迫切想知道的表情,谢安倒也不藏私,眉宇间带着几分自得,将其中道理告诉了刘晴,但遗憾的是,刘晴发现自己竟然一句也听不懂。

“共振?声波?”刘晴喃喃念叨着这些闻所未闻的词汇。

[差距……]

她忽然想起了长孙湘雨在事后曾对她所说过的那句话。

[妾身胜你,并非全然关乎智慧,而在于见识的差距!——妾身有一位好夫君的,嘻嘻……]

“呼……”刘晴长长吐了口气,她终于意识到,当时长孙湘雨那句话,并未是为了戏耍她。

[见识的差距……么?]

刘晴神色莫名地打量着谢安,她真正体会到,见识的差距所会导致的结果,结果就是,这个叫做谢安的男人,毫不费力地全歼了秦王李慎五万兵力……

那可是五万兵力啊!

就是对方傻站在原地让你砍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全数杀死的,可这个男人倒好,只不过是叫周兵们大喊了一通,就全歼了那五万藩王军……

可恶……

说什么他的官职已升到顶了,不在乎有没有什么功勋,自作主张地将那些隐秘的事都告诉了自己,将功劳都给了身为周军军师的自己,让自己借此来取信周军的将士们,并且以此建立威信,方便日后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