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战或不战?(第4/5页)

当然了,前提是伍衡还未表露出那明显的不满,甚至是有心想借刀杀人铲除她的意图。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是长孙湘雨坐在刘晴这个位置上,她可不会去管伍衡是不是初代太平军副帅伍卫之子,势必会先行将这颗不好控制的棋子铲除,毕竟长孙湘雨三年前助谢安平叛时,在大梁就是这么干的,摆下一桩鸿门宴,二话不说直接就将那些不满她与谢安的征西军将领射杀。

相比之下,刘晴显得心软一些,先前姑息了伍衡,眼下,亦不忍用麾下将士活生生的性命去换取胜利。

也难怪,毕竟刘晴虽说幼年丧母,甚至不知亲生父亲为谁,但她终归是在陈蓦、杨峪等将领的呵护下长大,几乎没有遭到过任何的责难与挫折,而长孙湘雨不同,这个女人早在幼年时便见惯了诸般人心丑态,更一度为其母王氏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对长孙家怀恨在心,心肠之冷、之毒辣,哪怕是胤公与谢安亦暗暗心惊。

“还是撤兵吧!”目视了一眼齐植,刘晴正色说道,“倘若那谢安并非逼地那般紧,我军没有必要与他鱼死网破,渡江后先到南郡江陵与陈大哥汇合,先助[三王]打败[八贤王]李贤,只要李贤一死,谢安独掌难鸣!”

不得不承认,刘晴对于大局的把握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哪怕是被谢安逼到这般地步,亦不曾慌了心神,或者本着破罐破摔的想法打算与谢安同归于尽。相反地,就算是在这等不利局面下,她亦能冷静分析诸般利害,找寻那比较稳妥的一线胜机。

可惜由于失去了秦可儿这位传递情报的重要人物,刘晴并不清楚,眼下的[三王],也就是[秦王]李慎、[韩王]李孝、[楚王]李彦,他们的战果也不是那般令人称道,毕竟[安陵王]李承已率兵抵达了荆州,那可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物。

“总之加紧渡江吧!——在谢安率大梁军赶到之前,我军先行渡江!将大梁军阻在此间!”

就在刘晴刚说完这句话后,忽然有一名太平军士卒急匆匆地奔入了帐内,叩地抱拳急声说道,“启禀公主,启禀诸位将军,船……船……”

“船怎么了?”刘晴疑惑说道。

“有人潜入我军暗中凿沉船只!——已有十余艘兵船的船底被凿穿!”

刘晴心中一惊,下意识站起身来,惊声说道,“我军将士如何?”

那士卒连忙说道,“幸亏船上将士发现得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可不是后果不堪设想么,若是乘坐着船底被凿穿的船只渡江,恐怕还没到江中央,那一船的太平军将士都得去喂江中的鱼鳖。

“是什么人?有多少人?”刘晴沉声问道。

“启禀公主,凿船的是一帮身穿黑衣的刺客,大概有百余人,领头的是个惯用镰刀的家伙,十分厉害!”

“惯用镰刀的家伙,还十分厉害……”刘晴思索了一番,喃喃说道,“东岭众四天王之一的杀人鬼,[镰虫]漠飞么?”

“嘿!”齐植闻言轻笑一声,淡淡说道,“看来,那位谢大人似乎没想着让我军逃到江对岸呢!”说着,他有意无意地望了一眼刘晴,仿佛还在劝说她在夏口与周军决一死战。

那谢安……真打算在夏口与我军决一死战么?

那一瞬间,刘晴脑海中转过诸般念头。

难道那家伙连[围三阙一]这个道理都不懂?他难道不知道,若是他派人凿毁了自己所有的兵船,叫自己麾下四万太平军将士失去了最后的退路,被逼临死反扑,而他而言也绝非是一件好事!

刘晴心中又惊又疑,毕竟在某方面说,她与谢安也有一些共同点,那就是爱惜麾下将士的性命,除非有把握,否则不轻易涉险。因此,刘晴实在不敢相信谢安竟然会冒着太平军在陷入绝境后会临死反扑的可能性,将她太平军的最后一分生存机会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