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牵连(第2/7页)

后来,街坊有一位老人告诉她,很有可能,那位直接从冀京下达命令的大人物地位颇高、权利极大,就连广陵知府也慌了,想隐瞒此事,而她的父亲,正是被广陵府的官员当成了替罪羊。

官官相护……

从未到学堂念过书的王馨心中突然蹦出一个词来,她有心想父亲伸冤,但是她不知该怎么做,在广陵府刑部衙门诉冤,却被告知此事乃京师刑部直接下达,不容翻案。

后来有一位路过的书生好心告诉她,似她这等在当地衙门诉冤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因为当地衙门明摆着要压下此事,要告,就告到冀京去,告到京师大狱寺,告到京师刑部本署,求那里的官老爷翻查此案。

王馨犹豫了,一来是她从未离开过广陵城,冀京路途遥远,她甚至不知冀京在何处,二来,家中还有一位重病在床的母亲,她如何忍心撇下重病的母亲不顾。

这一耽搁,就是整整四年,眼看着母亲因为无钱看病日渐憔悴,她整个心都被揪了起来。

“儿啊,娘的病情娘自己心里清楚,你莫要因为娘苦了自己……”拍着女儿的手背,榻上的女人语重心长地说道,“娘知道,你心中还惦记着替你父伸冤,不过……民不与官斗,你一介女儿家,如何斗得过人家?听娘一声劝,若是在外寻到了好人家,就嫁了吧,不求富贵,但求安稳,如此,娘有朝一日与你父相见,也好有个交代……”

“娘,您说什么呢!”见母亲说出这番话来,王馨心中有些着急,连忙说道,“娘,您会好起来的,等你病好了,咱娘俩一起到冀京告状去,听过往的人的说,京师大狱寺公正廉明,尤其是前两年初上任的少卿大人,似乎特别针对我广陵城的不法之事,孩儿听说,邻县有一人上京状告其县令,那大狱寺的少卿大人问清楚之后,二话不说,直接下榜文将那县令革职、永不录用,只要我娘俩将冤情诉高大狱寺的那位大人,定当能替我父伸冤……”

见女儿态度坚决,榻上的女人微微叹了口气,点头说道,“好,好,待娘亲病好了,与我儿一同上京……”话是这么说,可她眼中却露出一抹苦涩。

“嗯!”尽管将母亲眼中那一抹苦涩看得清清楚楚,可王馨还是选择了忽略,母女二人不约而同地忽略了某个会令女儿难以接受的事实。

烧开水,熬好了米粥,王馨将粥与一小碟腌菜端到母亲榻旁,孝顺地侍候着母亲用饭,继而这才匆匆喝了一碗粥,拎起屋内一只竹篓,准备到城外摘些新鲜的果子卖给过往的行人,借此维持家中生计,以及偿还为了替母亲买药而负下的债。

“娘,您好好歇息,孩儿出门了……”

“唔,我儿路上小心……”

“嗯!”

背着竹篓,王馨沿着北城门来到了城外,在城外山脚下的林子里摘下一篓新鲜的水果,来不及擦擦额头上的汗,便急急忙忙背着篓子回到城中,她想早一刻卖完篓中的水果,因为那样,她便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独自卧病在家的母亲。

通过城门来到城里,远远地,王馨便瞧见街道上有四个男子正在调戏一位美貌的妇人,看衣着打扮,似乎是某个富家公子带着他三个恶奴。

说实话,这种事王馨早已司空见惯,哪怕是她自己,也曾遇到过好几回这种事,对此的态度……

王馨悄悄从背后的竹篓中取出一根木棍,偷偷藏在右手的衣袖中。

正如她所料,那个纨绔子弟似乎是注意到了她,带着那三个恶奴围了上来。

“小妞,这么着急去哪呀?”领头的纨绔子弟笑嘻嘻说道。

王馨抬头打量了一眼那人。

在她看来,这个纨绔子弟似乎来头不小,他身上那焰红色的锦服至少得地上她们家一年的花费,论相貌,此人倒也不错,眉清目秀、浓眉大眼,只可惜,对此人的所做作为,她报以极度的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