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年后(第2/4页)

望着儿媳妇常氏那略微有些惊讶的表情,胤公微微叹了口气,多机敏的孩子,一点就透,可惜性格实在是太懦弱了。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左右,前厅门外缓缓走来一男一女,男子浓眉大眼、面似冠玉,身着刑部尚书一品仙鹤补服,脚踩官靴,头配玉冠,腰缠纹蟒玉带,仪表堂堂、甚是威风。

在其身后半个身位,跟着一位女子,着一身白衣,搭上雪羽肩,乳白搀杂浅青色缎裙,上锈水纹花色,脖上松松围着一条雪狸绒罩衬,纤腰不足盈盈一握,显出玲珑有致的身段,齿唇含笑,一头乌黑秀发轻挽紫玉簪,着实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尤其是她微微眯着双目的仪态,更添魅力。

毋庸置疑,来人正是谢安与长孙湘雨夫妇。

“来晚了,来晚了……府上有些事耽搁了,晚辈在这里先向老太公以及岳父、岳母大人请罪!”走入厅内,谢安第一时间拱了拱手,针对他二人来迟向胤公以及长孙靖夫妇二人道歉。

总归是相处了三年,有些事胤公、长孙靖、以及常氏又岂会不知?瞧瞧谢安身后长孙湘雨那尚且带有几分困意的双目,他们便明白了谢安来迟的原因。

“不像话!”长孙靖重哼一声,看似是针对谢安,可实际上呢,他那不悦的双目正直直地盯着自己早已出嫁的女儿。

长孙湘雨闻言秀目微睁,正要说话,旁边常氏连忙走了过来,拉过长孙湘雨的手,笑着说道,“来了就好,快快,先坐下,菜早已预备好了……”说着,她吩咐下人热了热菜。

常氏可是清楚的,别看长孙靖实际上非常希望自己的女儿多回娘家看看,但每次谢安带着长孙湘雨来长孙家时,他都忍不住要与女儿争吵一番,十次有九次是不欢而散,于是,她亲热地过来拉着长孙湘雨就坐,不给她父女二人争吵的机会。

“老太公,岳父大人,请!”而常氏拉着长孙湘雨就坐的同时,谢安亦行礼请两位长辈就坐,不得不说,如今的谢安比之三年前稳重的许多,举手投足间,亦有了身为刑部尚书的威势,这让胤公与长孙靖十分满意。

客气地招呼谢安坐下,胤公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小安,说起来,今日叫你与湘雨来府上赴家宴,不至于给你添麻烦吧?”

谢安闻言笑了笑,说道,“老太公说的哪里话,其实这些日子刑部闲得很,晚辈在府衙内每日也就看看书,吃吃茶罢了……”

这时,正与长孙湘雨拉家常的常氏闻声转过头来,轻笑着说道,“公公如何还称呼[小安]?应该唤作[文逸]才对!——亏得这表字还是公公替他取的……”

胤公愣了愣,继而带着几许尴尬,捋着胡须笑道,“你不说老夫还忘了,对对对,小安已行过冠礼,已非是当年的孩子了,老夫确实不该再那么叫……”

事实上,谢安在一年前已行过冠礼,当时胤公以他名字为基替他取了一个表字,文逸。

安者,逸也,至于这[文]字嘛,既是胤公作为鞭策的鼓励,同时也是对谢安的褒赞,毕竟在大周,[文]字可是一个极具规格的字眼,没有一定的声望、地位或者杰出的天赋,一般家中长辈不会用这个字来给晚辈取字。

不过对此谢安倒是不怎么在意,闻言笑着说道,“老太公言重了,名字嘛,就是给人叫的,小安也好,文逸也罢,只要老太公高兴,怎样叫都好……就叫小安吧,晚辈听着也熟悉。”

胤公闻言心中大悦,带着几分玩笑口吻揶揄道,“当了三年一品官,小安比之以往圆滑许多啊……”

谢安亦玩笑着接茬说道,“可不是么,最近晚辈脾气好了许多,李贤那小子再过分,晚辈也不至于再跟他瞪眼……”

“你啊……”胤公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继而望着谢安由衷点了点头,说了两句后生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