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长孙湘雨的意图(第2/7页)

倘若是在真正的战场,即便面临这等凶险处境,梁丘舞心中多半亦不会惊慌,毕竟她与陈蓦这对堂兄妹,拥有着[一人成军]的恐怖实力,但是此番演习不行,在如此多的敌军包围下,哪怕是梁丘舞,也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被长孙军士卒那蘸着墨水的长枪刺中,毕竟按照谢安的规矩,哪怕她武艺再高,只要被人戳中一下,身上出现了较为清晰的墨点,就视为[战死]出局。

因此,无奈之下,梁丘舞只好选择了退却,一把将谢安拉到自己马上,与陈纲、马聃二人死命往外突围。

最终,跟随着梁丘舞前往偷袭费国大营的五千骑兵被[杀]了大半,只有两千人左右跟着梁丘舞逃过了河,至于苏信的营寨与营内那两千守军,梁丘舞与谢安此番已是顾不上了,毕竟他们的身后,那是费国、唐皓两位大将级人物的率军掩杀,期间还有金铃儿、漠飞、苟贡、丁邱等人的于途截杀。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谢安与梁丘舞能够平平安安地退到竹林坡兵营,除了途中项青的支援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长孙湘雨那一方的人放水了。

比如费国与唐皓,二人只追到新丰河就不再追,追赶时的目的也只是以尽可能地困住梁丘军的士卒为主;再比如金铃儿与漠飞,他们二人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武艺拖住梁丘舞,毕竟当时梁丘舞为了不使不通武艺的谢安不慎被[杀],将自家夫婿拉到了自己马上,如此一来,她在马背上的行动自然是大打折扣,但是,金铃儿与漠飞并没有那么做,仅仅满足于[截杀]梁丘军中的副将级将领;更别说李景,这家伙在夺下了梁丘舞的大营后,本可以出兵将梁丘舞与谢安堵在新丰河,但事实上,自从夺下了梁丘舞的兵营后,就没有他的消息了。

正因为有着这么多的放水,梁丘舞与谢安才得以带着两千残余东军士卒逃到竹林坡的兵营,否则,就算梁丘舞与谢安安然无恙,他们手底下那两千一同逃回来的东军,是铁定要留下脖子的木牌的。

……

……

总归谢安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在骑着战马奔波了一宿后,回到竹林坡的兵营内就困地不行,一头倒在自己帐篷的榻上睡着了。

而今日早晨一觉醒来,他这才开始仔细回想昨晚的交锋。

尽管有些马后炮的嫌疑,可谢安隐约也注意到,他们从一开始,就陷入了长孙湘雨所布置的陷阱中……

比如最开始金铃儿假扮成廖立刺探梁丘军的情报,当时在帐的众人谁都没往细处想,包括谢安在内,但是此刻再回想起来,谢安这才发现,长孙湘雨之所以叫金铃儿那么做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刺探梁丘军的战术,而是为了迫使梁丘军改变战略,率先出击……

啊,那个智慧堪比妖孽的女人,不出差错应该是早就料到梁丘军会采用[防守反击]的战术,因此,她派了金铃儿过来。

如此一来,梁丘军这边的压力就更大了,在明知己方所用战术泄露的情况下,他们还敢按照原先那一套战术么?可反过来说,[防守反击]确实是对付长孙湘雨最佳的战术,又岂是随随便便就能更改的?

就在梁丘军将领左右为难的时候,长孙湘雨抛出了苏信这个诱饵……

搏,还是不搏?

搏一搏的话,或许能够扭转不利局面,而倘若不搏,恐怕就再也难以扭转这不利的局面了。

倘若单单只是如此的话,谢安恐怕还不会中计,要命的是,他察觉到了长孙湘雨所用计策中的致命破绽……

但事实上呢?那却是长孙湘雨专门为自家夫婿大人所精心准备的计中之计……

简单地说,谢安凭着对妻子长孙湘雨的了解,看出了这个女人试图以苏信为诱饵的举动,而长孙湘雨呢,亦凭着对自己夫婿的了解,相信谢安能够看出她专门为他所精心准备的破绽,是故很是大胆地将几乎全部兵马集中在费国的兵营中,就等着谢安乖乖就范,一头撞入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