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外封的四王(二)(第2/5页)

而这时,早朝已然结束许久,不过似梁丘公、胤公、御史台御史大夫孟让等诸位朝中重臣,却尚未离去,这些位朝中重臣正围在李寿身旁,仔细地对他说些什么。

出于好奇,谢安对自己的老师阮少舟使了一个颜色,在后者摇头苦笑之余,悄悄走向与梁丘公、胤公站在一起的李寿,想偷听他们究竟在商议些什么,然而最初偷听的一句话,就让谢安心中一愣。

“册封四哥为燕王?”似乎是没有注意到谢安的到来,李寿面露诧异地望着梁丘公与胤公。

似乎是猜到了李寿心中所想,胤公微微一笑,心平气和说道,“不错,册封四王爷为燕王,赐渔阳为其封邑,这是老臣的意思……”说到这里,他转头望了一眼一声不吭的梁丘公,补充说道,“伯轩不方便谈及此事,不过,伯轩亦是这个意思……”

李寿闻言望了一眼梁丘公,见梁丘公面露尴尬之色,心下顿时恍然。

要知道,坐镇北疆,令草原外戎闻风丧胆的前四皇子、如今的项王李茂,那可是拜入梁丘家门下的学生,与东军上将军、谢安的妻子梁丘舞一道锻炼武艺、学习兵法,因此,摆着这层关系在,梁丘公最多只能点到为止,而至于一些更加敏感的话题,他实在不好说些什么。

“丞相大人的意思,是叫寿殿下主动示弱么?”李寿信任的幕僚王旦在旁插嘴道。

想来,此刻在太和殿内的都不是笨人,如何会听不懂王旦话中深意,继而,也明白了胤公此举的用意。

要知道,李寿此番能够得到皇位,可以说是相当的幸运,如果不是五皇子李承自毁长城,与亲兄长太子李炜闹起了矛盾,皇位根本就轮不到李寿。

而事后,尽管前天子李暨亲口传下遗诏,将皇位传给小儿子李寿,这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却有一个莫大的漏洞在,那就是,作为得力的皇储人选之一,四皇子李茂并不在冀京。

这不免让人有些想入非非,倘若四皇子李茂那时就在冀京,前天子李暨还会将皇位传给小儿子李寿么?

旁人这么想无关紧要,可若是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李茂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那可就不妙了,因为李茂会觉得,李寿的皇位,是从他手中抢过去的。

要知道四皇子李茂自小就霸道、张扬,尤其在他拜入梁丘家习得武艺之后,更是凸显性格,年幼时便连他的二哥李炜都敢揍,更何况其他?

若是那位眼下被称为大周第一勇士的四皇子李茂在得知此事后,一怒之下率大军反攻冀京,与李寿争夺皇位,以李寿如今的实力,显然是抵挡不住的。

或许有人觉得,李寿有谢安相助,就意味着有梁丘舞这位万夫莫敌的武将,就意味着有长孙湘雨这位算无遗策的神军师,就意味着有金铃儿这位神出鬼没的刺客,可问题在于,李茂有北疆十余万雄兵,这十余万雄兵,近几年来打着草原上的部落望风而逃,而李寿这边呢?兵法倒是不少,单单以谢安的名望,便能将如今尚屯扎在大梁的二十余万原叛军招来,可问题是,堪称精锐的军队实在是太少,满打满算,能够出动的精锐之师也只有东军两万人,南军八千人,就连京畿中央军的冀州兵也不够格。

当然了,事实上,还有北军与西军,在太子李炜与五皇子倒台后,四镇相继向李寿表示了臣服之意,包括先前相助太子李炜逼宫篡位的文钦,以及在那次动乱中根本没打算真正与东军交战的西乡侯韩裎,甚至于,这家伙都没有在那一夜露面,直到谢安助李寿稳定局势后,西乡侯韩裎这才姗姗来迟,以[误以为京师发生变故、是故急忙前来护驾]的种种借口,像李寿告罪。

那时,谢安才明白那一夜梁丘舞口中的不对劲指的究竟是什么,原来,西乡侯韩裎根本就没打算真心实意地相助五皇子李承,想来,这家伙只是尝试性地蹚了回浑水,叫手底下的西军助五皇子李承,但是自己却不出面,倘若事后五皇子李承得势,他理所当然便能以从龙功臣自居,反之,倘若李承败退,他也好以各种借口推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