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查找线索的第一日(第4/4页)

老太爷的意思是,叫自己莫要与任何一位皇子撕破脸皮么?因为任何皇子,日后都有可能继承帝位?

明哲保身之道啊……

心中微微一凛,谢安郑重地点了点头,毕竟眼下的他,可不再是一年前了然一身的他,眼下的他,背后是整个梁丘家,他对待某件事物的举动,关系着梁丘家对待这件事物的看法,打个比方说,如果谢安这回指认了太子李炜,彻底得罪了好不容易与他暂时和平相处的太子一党,那么世人就会认为,梁丘家不喜太子,倘若万一日后太子李炜登基,自然而然的,东公府梁丘家就会有天大的麻烦。

见谢安点头,梁丘公似乎依然有些不放心,沉声叮嘱道,“你与太子之间的恩怨,老夫多少也知道一些……但是,只要他一日还是太子、储君,你就不能对他出手,无论是明是暗!——甚至于,就算万一他日后被废,你也不能自己出面报复!——纵然太子有千错万错,也自有陛下与宗正寺论罪,轮不到我等臣子……明白么?”

“……”望着梁丘公略显严厉的目光,谢安犹豫半响,迟疑地点了点头。

什么意思?

就是说,就算太子李炜被废,如无陛下的意思,自己也无法替福伯报仇?

这……

一想到自己曾与李寿在王府老管家福伯的墓前发誓要杀太子李炜替这位老人家报仇雪恨,谢安心情便有些沮丧。

当日深夜,在东公府内属于自己的厢房里,谢安躺在榻上,枕着双臂,注视着漆黑的屋顶。

或许是郁闷于梁丘公提醒他不得对太子李炜不利的事,谢安辗转反侧良久也无法入寐,无奈之下,他只好思忖、分析昨夜十余位大臣被害一案,借此打发时间。

但是有一件事,谢安实在想不通,他想不通那另外一拨刺客,为何要杀中书侍郎张籍与门下侍郎蔡瑾这两位大人。

不可否认,中书侍郎与门下侍郎地位颇高,既是丞相的左右手,又是天子的近侍,但是话说回来,由于大周乃丞相制度,其下又有六部、九寺,这使得中书侍郎与门下侍郎这两个官职的权利却不大,说得难听点,也就是给丞相打打下手,替大周皇帝传传口谕,或者拟拟诏书什么的,空有着[侍殿近臣]的名头,但实际上只是地位颇高、却无甚权势,那幕后之人杀这两位做什么?

咦?等等……

仿佛是想到了什么,谢安面色顿变,猛地坐了起来,目不转睛地望着床榻一侧的烛台,双目微微一眯。

拟拟诏书?

不知为何,谢安嘴角旁扬起几分笑意。

“呵,原来如此!——是在找[那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