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两军并进:局势大好(第3/4页)

刘奕闻言一愣,继而笑着点头说道,“军师所言极是,齐郝将军尽管带着人在城下敲了一夜的鼓,不过要取一座空城,自是不在话下……咦?军师的意思,是叫齐郝将军取永宁?那项青副将的四千弓骑兵……”

“自然是伏击永宁的追兵!”瞥了一眼刘奕,长孙湘雨淡淡说道,“用四千弓骑兵去取一座空城,未免也太掉价了吧?”

刘奕面色一红,抱拳说道,“军师深谋远虑,末将不如!”

“呵!”长孙湘雨淡淡一笑。

而这时,前方忽然奔来一匹快马,至长孙湘雨面前。

“启禀军师,罗副将来报,观渑池防守,似乎并不知我军靠近……”

“很好!”啪地一声合拢了手中的折扇,长孙湘雨沉声说道,“快马报之罗副将,叫他莫打草惊蛇,藏于林中,待半个时辰后我大军赶到!”

“诺!”那骑兵抱拳领命,拨转马首,飞奔而去。

望着那名士卒离去的背影,长孙湘雨回顾刘奕,问道,“乌彭将军准备地如何了?”

刘奕还未说话,乌彭已骑着一匹快马从大军后方赶来,只见他身穿叛军衣甲,发束凌乱、浑身鲜血,看上去说不出的凄惨。

见此,刘奕笑着说道,“看样子是准备妥当了!”

或许是听见了刘奕的笑语,乌彭咧了咧嘴,苦笑说道,“在新城时被你[杀]了一次,眼下,又要被你[杀]一回……军师,下次要不换换吧?”

长孙湘雨淡淡一笑,也不说话,缓缓打开了手中的折扇,喃喃说道,“那家伙,不知眼下在做什么呢……”

刘奕与乌彭二人对视一眼,很识趣地没有上前打断长孙湘雨的念想。

——与此同时,距函谷关二十里,李景、费国军营——

在长孙湘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扫平函谷关后方的叛军势力时,谢安这十一万余大军,依然被拒在函谷关外。

按理来说,这种僵持对于两军士气而言,着实是个打击,但是这一次,西征周军的一方,没有一个人担忧。

要知道在这几日,每到夜晚,函谷关上的叛军士卒,便陆续不断有人偷偷溜出关外,向周军投降。

起初是一个两个,继而是一个伍、一个什,紧接着是一个百人营、两百人营,以至于到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尽管函谷关主帅秦维派人督查,但依然是屡禁不绝。

截止到第三日,便已有大约两千余叛军向周军投降,这还不包括函谷关上的叛军将士在趁夜色逃出关时,被逮住就地斩杀的人。

而谢安也遵守承诺,按照先前请唐皓对函谷关叛军的喊话,不曾伤害那些降卒一人,反而是颇为优待,将其暂时编入了张栋、欧鹏、唐皓等人的二军,等函谷关陷落后,再一并赦免。

要说谢安唯一要那些降卒们做的,无非也就是叫他们在唐皓等叛将的带领下,到函谷关下溜达一圈,叫函谷关上的叛军瞧个清楚,他们昨日的同伴,如今已经归顺周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只要有了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面的事,就轻松许多了,甚至于,谢安根本不需要叫麾下的将士强攻函谷关。

他只要在军营中等着,每日好吃好喝,坐等函谷关上的叛军陆陆续续前来投降。

短短三夜,便有两千余叛军投降,找这样下去,不过一个月,那秦维恐怕连一个可用之兵都不会剩下。

当然了,这是最好的估计,但不得不说,眼下的函谷关叛军,处境确实是岌岌可危,内有逃兵屡禁不绝,外有强敌虎视眈眈。

或许就连函谷关上的叛军也没想到,杀害他们性命的,竟然不是西征周军,而是同为一方的将领们、同泽们。

从某种角度来说,秦维想禁止麾下士卒叛逃的现象,杀鸡儆猴,将那些有意投周军的士卒都斩杀,非但没有给眼下的局势造成任何的改变,反而是加速了这种现象,暗地里帮了谢安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