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两军并进:文伐之威(第4/7页)

他甚至听说过,在函谷关的叛军击败吕帆之后,远在长安的叛军首领王褒,鼓捣着要弄个什么西凉王,对麾下的将领大肆加封,与大周分庭抗横。

也不想想,大周占了几个州郡,你王褒又占了几个州郡,还想与大周天子平起平坐?

简直是自寻死路!

想到这里,唐皓一扬手中长枪,遥遥指着函谷关上的主帅秦维,大声喊道,“秦将军,唐某敬你原先也是洛阳军官,奉劝你一句,速速开关投降……唐某知晓,那王褒封秦将军为函谷关兵马大都督,然,似王褒这等鼠目寸光、妄自尊大之人,岂能相随?”

“这个混账!”函谷关上,主帅秦维闻言勃然大怒,狠狠一拍函谷关上的城墙,怒声骂道,“唐皓!你这等小人岂有资格评论他人?本帅信得过你,这才叫你率四万兵马援救谷城,可结果,你竟降了周军!”

唐皓闻言皱了皱眉,不渝说道,“秦维,唐某始终乃大周儿郎,一时铸下大错,这才无奈为贼,岂是你麾下部将?”

“说得好!”欧鹏帮着说道。

“欧鹏,连你也……”函谷关主帅秦维大怒。

一时间,关上守将与关下张栋、欧鹏、唐皓等人展开一场骂战,叫分列再次的十余万将士面面相觑。

而与此同时,谢安与李寿也在中军远远观瞧,隐约注意到双方之间的骂战,李寿眉头一挑,轻笑说道,“喂,谢安,叛军之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降呢!”

谢安闻言耸了耸肩,淡淡说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奇怪!”说着,他转头望向身旁的西征军将领苏信与李景,问道,“可知是何人出言不逊?”

李景眯着眼睛张望了半天,迟疑说道,“启禀大人,观此人身着金甲,身披战袍,应当是个有身份的人吧……”

谢安张大着嘴,呆呆望着李景,要知道他原来的意思,是叫李景与苏信派个人到前面去问问,却没想到李景来这么一出。

“你……你在说笑吧?其实你没看见对不对?你只是信口胡诌……”

李景愣了愣,不解说道,“这点距离,还是能够看到的……”说着,他望了一眼身旁的苏信,后者点了点头,疑惑说道,“大人看不到么?”

这点距离?

好家伙!

谢安暗暗抽了一口冷气,要知道他此刻所在的位置,距离函谷关足足有四五里,就算今天可见度高,可他依旧连函谷关上的关楼都瞧不清楚,更别说像李景所言,瞧见那开骂的将领究竟穿什么装束。

就算练武之人耳聪目明,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吧?

你这是怪物啊!

瞅着李景与苏信那诧异的表情,谢安暗暗发誓,回去之后,一定从长孙湘雨那个女人手里诈一支单筒望远镜来,要不然,他这一军之中实际上的总指挥,在这等规模的战场上简直就是睁眼瞎啊。

想到这里,谢安无奈唤来一名东军将士,吩咐道,“去问问,究竟是何人在关上挑事!”

“诺!”那名东军士卒一夹马腹,朝着唐皓等人的方向急速奔去。

望着那名士卒离去的背影半响,谢安忽然转头望向身旁的李寿,问道,“喂,你瞧地见关楼上开骂的敌将么?”

李寿不明所以地摇了摇头,疑惑说道,“瞧不见,怎么了?”

“不,没什么……唔,这样我心情就好多了!”

“……”

不多时,那名士卒便骑马回来禀告。

“启禀大人,在关上出言不逊,辱骂唐皓将军等人的,乃函谷关主帅秦维,小的询问过唐皓将军麾下的士卒,据说此人乃叛军贼首王褒的心腹,是故,王褒留此人镇守函谷关,还封此人做什么函谷关兵马大都督……”

“言下之意,这秦维是顽固分子咯?”轻笑一声,谢安微微一思忖,笑着说道,“麻烦这位兄弟再跑一趟,转达唐皓将军等人,就说,在朝廷拒不赦免的人员名单中,添此秦维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