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会试(四)(第4/5页)

“……”胤公闻言心中一惊,即便是作为当朝丞相的他,也无法在这段时间内算出那么大一笔开支,不过见谢安说的头头是道,他心中倒也不怀疑这几句话的真实性。

应该说,比起自己得意门生对这谢安的看法,胤公正倾向于另外一个猜测。

那就是眼前的这个谢安,是一个不拘于常理的奇才,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那位自命不凡的长孙女,何以会对这谢安另眼相看。

“好,好!”胤公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忽然,他眼角瞥见了桌上的一份考卷。

这是《案断》的卷子……

微微一愣,胤公抬手将那份卷子拿在手中,细细一瞧,继而眼中浮现出几分惊色,因为他发现,谢安就这份试卷上的那三道考题,早已推断出了犯人。

怎么会……

要知道这些案宗,那可是刑部历年来所收集的案宗,为的就是供刑部的官员学习经验,虽不敢说每一宗都是难断的案子,但至少此次会试所选的题目,那可都是足以叫人称奇的奇案,即便是大周各地断案经验丰富的地方官员,也不见得就能就此断案,可这谢安,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这三宗案子都解答了?

瞥了一眼正在继续作答的谢安,胤公望向第一宗案例。

某年冬,夜色昏暗,某县一位富商带着一袋银子外出行商,路经一座荒山,在路边歇息时,不慎被一个蒙面的人抢走了银子,那位富商慌忙喊来护卫,追着那个贼人而去,足足追了十几里地,远远望见那个贼人逃入了路旁一间客栈。

半柱香工夫后,富商带着护卫终于赶到那间客栈,却发现客栈中除店主外还有甲、乙、丙三人,这三人都是刚刚才进入客栈的,甲正在喝酒,乙正与店主聊天,丙正在喝一碗热气腾腾杂碎汤。

富商询问店主,可曾见有人进客栈后离开,店主说没有,于是那富商便将甲乙丙三人都抓到了官府。

问:其中哪个是抢劫富商的犯人。

胤公瞥了一眼谢安的答案。

[丙!]

“谢学子,何以这[丙]是抢走那富商银子的贼人?”胤公忍不住问道。

谢安闻言停下笔,耸耸肩说道,“不是说追了足足十余里么?可以肯定那贼人浑身冒汗,为了掩饰自己冬日出汗这件事,所以他客栈叫了一碗火热的汤,可以有借口说是喝汤出的汗……”

“精辟!”胤公点头赞道,继而问道,“你想了多久,才得此答案。”

“想了多久?”谢安莫名其妙地望了一眼胤公,不明所以地说道,“答案不就在谜面上么?看一眼就明白了……”

“……”胤公心中暗惊,其实他看过这宗案例,也知道当初那个断此案的地方官,最后正是用与谢安相同的解释,将丙定罪,并找回了那富商的银子。

但问题是,那位地方县令前后想了足足两日,最后灵光一闪这才找到了破案的关键所在,事后觉得这宗案子很有趣,是故上呈了刑部,但这谢安,竟然说只需看一眼就能破此案?

这是何等的才思敏捷!

想到这里,胤公继续望下看,第二个案宗,他也听说过,是故他可以断定,谢安的答案是正确的。

然而第三则案宗,却叫胤公微微一笑。

因为他发现,谢安第三题的答案有些出乎人意料。

虽然为了测试,这道题故意增加了许多可能是犯人的嫌疑人,但是却胤公记得这一宗案例的原型,是三十年前扬州一起下毒杀人案,死者是一个叫何三的渔夫,平日里以打渔为生,他有个妻子韩氏,生得颇为漂亮,奈何家境贫穷,无奈嫁给了何三,心中隐有不满,时而附近有一个叫李言的富家公子,颇为爱慕韩氏,附近的邻人都说这两人背地里有来往。

某一日,何三在湖中打渔,妻子韩氏为他送去饭菜,不想何三用完饭后不久,竟然当即死去,经仵作验尸,断定是死于剧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