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黎明之前的黑暗(第3/9页)

“是么,”司马懿淡淡一笑,凝神望着酒盏,忽而展颜说道,“那就算提前庆功好了……”

嘿!

“对了,”似乎想起了什么,贾诩放下酒盏,转首问蔡瑁道,“蔡将军,在下有一事询问,不知……”

“贾大人言重了,但凡蔡瑁所知之事,自当失言相告!”

“也不是什么紧要之事,”见蔡瑁面色有些凝重,贾诩摆摆手笑呵呵说道,“只是见近日天气寒冷,或有疑问,如此寒冷天气,照往年情形,将持续到何时?”

“这个,”蔡瑁犹豫一下,低头暗思半响,摇头说道,“这个末将也说不好,不过按往年情形看来,再过数日,恐怕便要降雪,待大雪一降,天气自然转暖,不过这几日,末将仍未看到有半分降雪前兆,倒是有些蹊跷……”

见贾诩问话,江哲一脸疑惑说道,“怎么?”

犹豫一下,贾诩皱眉说道,“启禀司徒,门下方才去过荀司马处,听闻一事,襄阳蒯越来报,如此天寒地冻,其将士难以押运粮草至我军营中,营中粮草,或有短缺迹象……”

“莫非营中粮草不支?营中粮草不是一直充裕么?”江哲急声问道。

“眼下倒无短缺之事,”摇摇头,贾诩抚须说道,“司徒不知,眼下隆冬盛寒,马无藁草,是故营中战马,皆以粮谷喂养,所耗甚大,如此,恐非是长久之计啊!”

“原来如此,贾大人担忧的是这个,”闻言蔡瑁轻笑说道,“大人放心,按往年推算,多则半月,少则数日,天必降雪,介时天气转暖,荆襄自会运粮至此,大人不必忧虑也!”

“如此甚好!”贾诩呵呵一笑。

降雪……

其余几年自己深处府邸之内,与秀儿、琰儿等嬉戏,倒也不曾注意,不过记得自己初至时,仅仅十一月份,便开始降雪,绝对错不了!

不同于后世,就算冬季不降雪,亦是习以为常,如今的冬季,若是不降雪,确实有些蹊跷……

莫非是诸葛孔明故意捣鬼?

那么他的目的呢?

难道是想继续维持这种寒冷天气,想冻死我军将士?

啧,怎么可能!

就在江哲满心疑窦之时,司马懿自斟一杯,闭目缓缓饮下,随即,嘴角挂起几许微笑。

提前庆功?嘿,有意思!

※※※

或许有人认为,同样是面对严冬,若是对曹军有所影响的话,那么对江东兵马自然也有同样影响才对,然而,这却是想错了。

这句话说说刘备麾下将士倒是还可,然而对于江东兵马,抵御这寒冷天气的能力,要远远高于曹军。

早前提及过,曹操麾下兵士,大多出身北地,乃是以兖、豫两州兵士为主,徐州兵为辅,以及些许原袁绍降卒,也就是青、冀两州兵士。

众所周知,南方冬季不同于北方!

虽说是越靠北方,越是寒冷,可是要注意的是,北方气候干燥,兼之少风;而南方虽是气候湿润,多有刮风,尤其是在严冬,当分刮在脸上,空气中的湿度粘在人脸上,倍感寒冷。

若是南方人去了北方,只要穿得暖,倒也不会有多大麻烦,然而,倘若是北方人到了南方,恐怕难以适应南方湿润的气候,尤其是在沿海、沿江、沿河一带……

眼下,相对于曹军的种种不适,恐怕江东兵士早已习以为常吧?

赤壁周瑜水军营寨!

负背双手站在主帐门口,周瑜仰头望着天际,不顾四下呜呜刮来的寒风,喃喃说道,“还当真不曾有下雪迹象啊,这诸葛孔明……”

说着,周瑜转过身去,望着帐内席中端坐的鲁肃,凝声说道,“子敬的意思是说,诸葛瑾劝说不成,反被其弟诸葛亮说了一通?”

“是啊,”苦笑着摇摇头,鲁肃叹息说道,“恐怕是孔明早早看出其兄心思,抢在其兄开口之前,反借古人以说其兄,如此一来,子瑜自然不好再开口,草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