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布局(二)(第2/8页)

于是乎,蒯家从了蔡瑁的意思,蒯家从了,剩下的自然简单得多。

以保卫荆襄为借口,蔡瑁四下收拢荆州兵马,屯于襄阳,不少将领在入了襄阳之后,便被蔡瑁请入自家府中饮酒,‘通之以情,晓之以理’,笼络了一大些将领,而那些力主抗曹的顽固老将,则被蔡瑁架空了兵权。

早时,荆州将领中多有不从者,可当听说数日之间,曹操破了新野,打着‘江’字旗号围攻樊城时,便一一顺从了蔡瑁。

是故,蔡瑁尽得荆州十余万陆军,十万水军!

江哲确实是兵无血刃拿下的荆州,然而论其究竟,却是蔡瑁在暗中‘出力’。

献媚,这恐怕是一个不怎么好看的词,不过荆州大有人将这加在蔡瑁头上。

可抡起实情,蔡瑁却是有些‘冤枉’,他可没向江哲送礼什么的。

蔡瑁很聪明,唔,应该说是很狡猾,他一见江哲就明白,眼前的这位,显然不是用金钱可以买通的,前去送礼,反而会叫此人厌恶。

是故,蔡瑁仅仅是拨了一处并不豪华的宅邸叫江哲居住,期间也并非送礼,在荆州其他世家偷偷塞上财帛金钱,登门造访襄阳城中的‘江府’时,蔡瑁却是打起了亲情牌,一面向江哲解释蔡邕与荆州蔡家的缘由,一面叫其姐蔡夫人,挑选了一些首饰,并亲笔一封书信,送至许都司徒江府二夫人,蔡琰,而所选的首饰,也不是挑选质地名贵的,而是选择少见的,手工精美的。

此事江哲得知后,倒也不好叫蔡瑁追回送信的人,毕竟又不是送给他的,是故仅仅是口头告诫了一番,然而事后,待贾诩得知之后,便暗暗注意起蔡瑁来。

“蔡瑁虽为小人,然处事高明,为人圆滑,不失是一人才!”这是贾诩对蔡瑁的评价。

在投曹一事上,几乎是可以说蔡瑁利用了蒯越、蒯良一把,而最后,又险些堪堪将二人一脚踢下,在此事上,吃亏的反而是蒯良,手中两三万兵权被消去,反观蔡瑁,却是名正言顺的掌了十余万水军,坐实了那水军大都督之位。

说到底,蔡瑁可并非是有勇无谋的匹夫,比起他两位兄弟来,蔡瑁要聪明得多……

那日,蔡瑁与他兄弟蔡仲蔡和正商议着如何改进战术,用来对付周瑜,却忽然听闻帐外传来一声通报,说是营外有人求见都督。

因为时常有蔡家中人前来禀报襄阳情况,蔡瑁也没在意,毕竟相对于蒯良,蔡瑁更是在意其弟蒯越,如今自己兄弟领军在外,搞不好蒯家在暗中弄些小动作,对此,蔡瑁可是警惕地很。

挥挥手叫帐外士卒将人唤入,蔡瑁继续与其弟并另外几位心腹将领议事。

不过一炷香光景,帐外亲卫便领着求见的人进来了,三名。

一望之下,蔡瑁有些诧异,他显然感觉这三人过于眼生了,似乎不是他蔡家中人,皱皱眉,蔡瑁凝神问道,“你等为何而来?”

只见三人做平常家仆打扮,领头那人一望左右,见帐内人员众多,低声说道,“小的有要事禀告都督,还容屏退左右……”

“都督……”蔡瑁当即眼神一凛,心中顿起惊疑,来人竟用都督称呼自己,恐怕不是自己蔡家中人,难道是蒯家?

左右将领不明就里,见到如此情况,遂纷纷抱拳笑道,“既然都督有事,末将等暂且告退……”

心感不解,蔡瑁摇摇头说道,“诸位俱是蔡瑁信任之人,何必如此介外。”说着,他抬手对那三人说道,“究竟何事,速速说来!”

“这……”只见领头的大汉犹豫一下,低声迟疑说道,“都督,此事事关重大,还是……”

“啧!”蔡瑁有些不耐烦了,正欲说话,却见帐内众将笑着说道,“都督莫恼,都督莫恼,既然是要事,我等理当逼退……”

“这……也罢,劳诸位在帐外稍后,二弟,你待我招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