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错综复杂(第2/10页)

“是!”诸葛亮拱拱手,凝重地望了一眼屋内众人,缓缓将心中计策道出。

“不行!断然不行!”刘备拍案而起,屋内众人亦是面色微变,默然不语。

一时间,屋内寂静一片。

外面天色徐徐放亮,不说刘备等人仍是商议不下,如今且说司马懿,眼下他正被关在襄阳牢房之中……

也难怪,谁叫司马懿到襄阳时,城门尚未开启,那时,他在城下望了望,正欲退远一些,待天明城门开启时再复入城,却恰巧碰到一队巡逻的兵甲……

“这下好!”躺在牢房中的枯草堆上,司马懿枕着脑袋,打量着牢房四周,苦笑着摇摇头。

不过他心中倒不是很担忧,待天色一放亮,那蔡瑁自然会主动前来……

不过眼下嘛……

司马懿皱皱眉,有些厌恶地望着牢房一角,那里正传来阵阵恶臭……

眼下襄阳城中,主事的,自然便是蔡瑁,在刘表病故之后,蔡瑁掌握了襄阳兵马,逼迫蒯家与其联手,蒯良、蒯越不得已之下,唯有同意蔡瑁假传刘表之命,立刘琮为世子。

蔡家与蒯家联手,城内其余世家,自然是唯二者马首是瞻。

唯一叫蔡瑁有些不满的,便是诸如王威等一些荆州老将,见蔡瑁拥重兵拒城不出,接二连三找蔡瑁麻烦,蔡瑁真恨不得杀了此些人等立威。

不过节外生枝之事,蔡瑁不想做,也不敢做,好不容易把持了襄阳兵马,倘若闹出什么不好的事来,那可就不妙了……

为此,蔡瑁在府邸门前高挂回避牌,将一干人等逐之在外,眼不见心不烦。

此刻能自由出入蔡府的,除了蒯家之外,恐怕也有蔡仲、蔡和等蔡瑁族中兄弟了……

其实蔡瑁眼下处境也不是太好,襄阳城中有近半将领力主出城与曹军一战,拥护蔡瑁的,无非是一些荆州世家豪门,为一己私利,出卖故主刘表基业,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良禽择木而栖’,当然,前提是,蔡瑁得保证曹军入主荆州之后,他们的利益不容侵犯……

是故,蔡瑁唯有一面安抚世家,一面安抚城中力主抗曹的将领们……

对于刘备失新野、退守樊城之事,蔡瑁前两日便得到消息,传令樊城守将王宏,令他趁机除了刘备,然而此事成败,至今未知,不过倒是得到了一份战报。

昨日樊城守将王宏遣人送来的,说是二十万曹军将樊城团团围住,城破在即,希望蔡瑁速速派兵增援……

“曹军来得好快啊……”端起下人奉上的茶水,蔡瑁正思量着是否要遣人去樊城,不!是樊城曹军营寨一趟。

‘……黑底白字江字大旗……’

王宏战报中提到这句。

纵观曹操帐下大小将帅,能用黑底白字大旗的,更何况是‘江’字的,只有一人,江哲江守义!

“竟不知江司徒何时到了荆州,真天助我也!”蔡瑁淡淡一笑,饮了一口杯中茶水,脑海中回想起昨夜招那些将领来府上商议。

一听说曹操帐下江哲率军二十万围樊城,那些原本力主出兵抗曹的将领当即便不吭声了,只顾闷声饮酒。

不战而屈人之兵!

自江哲归曹操帐下以来,平定青州黄巾、二败袁术、三败吕布、迫降张绣、诛灭马腾、逼退刘表,挡张白骑则张白骑兵退、击公孙瓒则公孙瓒自焚,除去汉中张鲁、益州刘璋、江东孙策不曾与江哲交手过以外,其余诸侯,无一不在江哲手中吃过大亏。

这还是当初曹操不曾得势,兵马不多之时,江哲每每以少胜多,神乎其神!

眼下,曹操取袁绍而代之,麾下兵马数十万,江哲统二十万入荆州、围樊城,兵临襄阳城下,纵观天下,有谁敢说可退江哲大军?

除了一些刘表旧部、顽固老将之外,襄阳之外其余将领,皆纷纷投蔡瑁麾下,总算叫蔡瑁勉强把持住了襄阳兵马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