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七月(第4/6页)

“不觉得!”颜良淡淡道了一句,随即瞥了二人一眼,嘲讽说道,“此三战,本将军皆是冲杀在前,我看的分明,白马、平丘两处,曹军反扑何其凶猛,若非是本将军死命挡住,早被曹军复夺了回去……就算你等处于中军,想必亦是看得明白,为何前两战曹军如此凶悍,这一仗曹军却是一触即溃?哈!”

“唉!”逢纪长长叹了口气,望着颜良叹息说道,“将军可是欲言,曹军经白马、平丘两败,士气大降……”

“正是如此!”还未等逢纪说完,颜良便大笑接口道,“如此破敌之机,岂能轻失?”

“唉!”逢纪摇摇头,拱手劝道,“兵法虚虚实实,在下以为……”

“莫要再说了!”不等逢纪将话说出口,颜良一口喝断,皱眉说道,“此战之前,你等言曹军便有埋伏,结果呢?短短半个时辰,曹军一触即溃,那曹阿瞒一脸仓皇逃到乌巢去了,嘿!你等口中所说的伏兵呢?为何我至今不曾见到?哼!此军我乃主将,如今我意已决,你等休要多言!”

说罢,颜良冷哼一声,起身走了出去。

“唉,不听忠言……”望着颜良远去的背影,逢纪长叹道,“必有大祸啊!”

然而许攸却是撇撇嘴,冷笑说道,“我等已尽我本分,无奈此人不从,就算日后主公怪罪,亦非我等之罪!既然他执意寻死,便叫他去!哼,这匹夫!”

“……”逢纪暗暗一叹,唯有在心中期望,期望曹军当真是士气大降。

可惜,天……

不随人愿!

袁曹之战,已波及至兖州,已是有不少百姓从兖州望南迁移,而许昌,作为曹操首府城池,自然是此些百姓心中首选。

大量百姓涌入颍川、许昌一带,导致许昌粮价大涨,幸好江哲早有预计,半月前便传令于徐州刺史陈登,令他送押运一些粮谷至许昌。

可怜陈登一面要听命夏侯惇看准时机对青州用兵,一面又要押运粮谷至许昌,当真是分身乏术,谁叫是自己老师的命令呢?

徐州粮谷的介入,总算是令许昌的粮价跌了跌,再不会有四十贯一石米的荒唐价格。

也有一些粮商不甘心粮价下跌,不顾江哲下达的严令,暗暗屯粮不售,欲抬高粮价。

不过在江哲处决了个别几个性质恶劣的粮商之后,总算是保证了百姓的基本粮谷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州粮谷不曾运至许昌时,乔家拨出四千石粮谷与许昌官府,用于粮谷调度,此后,荀家、方家等世家亦是出了一些粮谷,资助官府,总算是解决了江哲的燃眉之急。

建安三年七月末的一日,许昌西面城门迎来了一位老头。

一身粗布衣,头发花白,有些凌乱,踏着一双草鞋,背着一个破损的箩筐,里面也不知放了些什么,反正总是些花花草草的东西。

在两旁行人侧目皱眉的神色中,老头左顾右盼地走入许昌城门。

伫立在城门口,四处张望着两旁的建筑,老头口中喃喃说道,“真不简单呐……”

忽然,老头眼神一紧,似乎有什么引起了他的主意。

顺着老头视线一望,只见城门内墙之上,好似贴着一份告示,告示之前,围着不少人唉声叹气着。

“唉……司徒至善之人,上天竟如此不公……唉!”

“是啊!司徒帮了我等不少,而我等却是丝毫也帮不上,可恼啊!”

“喂,谁懂医术啊?有没有人懂医术啊!”

还未细看那告示,老头就听到不少叹息声以及吆喝声。

司徒?

老头皱皱眉,转身对一青年抱抱拳,堆笑问道,“敢问小哥,这司徒是指……”

“这你也不知?”那青年皱眉望了老头一眼,然而一见老头装束,眉头稍稍平复,哂笑说道,“从别处来的话?嘿!司徒便是……”好似在介绍自己一般,那青年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