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刘之战(二)(第2/5页)

“……不,他发觉了!”望着远处,张辽沉声说道。

“唔?”曹洪虽说勇武过人,然而对于对事物的觉察,便不及张辽、徐晃了。

在他发问之前,徐晃指着城墙之上,低声说道,“将军且看,城墙之上刘表军,箭不离弓,引而待发,若是蒯良当真不曾发觉,岂会叫麾下将士如此?”

“……果真,”回望一眼,见果然如此,曹洪喃喃说了一句,随即好似想起一事,惊声说道,“糟糕,张绣不可有失,否则便断了天下人投主公之心!”

“……”张绣皱皱眉,与徐晃对视一眼,均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事到如今,诈城之策既然已被看破,那么便只有强攻了!

而与此同时,张绣自是徐徐走向安众城门……

若是说谋士、智者可用自己学到的一个个兵事典故,看破他人计谋,那么武人是否也可以呢?

可以!

那就是直觉!

靠着直觉,武人一次一次在战场之上发觉危机,得以保全性命……

而张绣,亦是如此!

当张绣正走近城门的时候,他心中没来由得涌起一股强烈的预警感,仿佛面前是龙潭虎穴一般,这叫他百思不得其解。

而且每当他踏前一步,心中的预警感便更为强烈,到了最后,不禁叫他有些寒毛直立。

这是为何?张绣心中极为诧异,瞥了一眼城门之下,心中忽然想起一事:自己亦是见过那蒯子柔几次,感觉此人乃是守礼之人,可是如今……按理说,蒯子柔当是要下城墙迎接才是呀,如此怠慢非他性格,莫非……

想着,张绣下意识地抬头望了一眼城墙上的蒯良,然而这一望,却是叫他险些被吓出一身冷汗。

只见蒯良一脸的寒意,双眼冷峻地死死盯着自己,那种冷寒的眼神,直叫张绣脊椎发凉。

张绣虽然无谋,亦不是愚笨之人,如此情形之下,他岂会不明白?恐怕是自己哪里露出了破绽,叫此人看穿了!

于是张绣急忙转身,而与此同时,蒯良亦是喝令城上弓箭手放箭。

本还想活捉此人,没想到竟是被他发觉了,究竟此人从何发现破绽?望着被箭支射地惶惶逃窜的张绣,蒯良心中很是差异。

直觉,对于谋士来说,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从可靠的资料情报中得出自己想要知道的结论,而非是像武人一般,单凭直觉行事。

是故,蒯良想了好久亦不曾想出有何破绽……

“张绣休走!”安乐城门内传来一声大喊,随即便有数千刘表军一同杀出,而这些军队,原本是蒯良为了在活捉张绣之后、迫降其麾下军队用的……

“杀!”有个安众城墙之上的弓箭手掩护,刘表军自是勇悍无比,而反观张绣兵马,却是要一面躲避城墙上的箭支,一面对付面前的敌军,如此一来,一心两用,岂能不败?

“张将军速退!”随着一声大喝,张辽与徐晃引兵到了,随即便护住张绣麾下士卒,不叫其再受刘表军杀戮。

“张绣,”安众城墙之上传来蒯良的沉喝,“我主好心派军前来相助,不曾想你竟然投身国贼,你叔父一世英名,皆丧在你手!”

“住口!”张绣亦是勃然大怒,回身指着城墙喝道,“叔父之仇,我张绣一日也不曾忘却,你等说得好听,派军前来援我,我张绣却是不信,你等击退曹公之后,会将宛城复留于我,刘景升害死张某之叔父,不管是何人取了宛城张某皆无怨言,只消善待治下百姓,然而此人,绝非是荆州刘景升!”

“哈哈哈!”城墙之上,蒯良仰天大笑,嘲讽说道,“可笑张济一生自诩汉室忠臣,不曾想到在他死后,他最为看重的侄子却是栖身投贼,助纣为虐,与皇室正统为敌,啧啧,可笑啊,可笑!”

“蒯子柔,你休要血口喷人,张某叔父是张某叔父,张某是张某,岂能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