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司徒之位!(第2/3页)

议郎吴硕出言贺道,“想必是两位先帝得成正果,特来保佑我大汉,陛下,这可是大大的祥瑞啊!”

其余百官皆拜,程昱给了荀彧一个似笑非笑的眼神。

“哦?果有此事?”刘协面上欣喜,随即又是满脸愁容,叹息说道,“梦中先帝曾言,‘司徒王子师极忠汉室,望吾儿重用之’……”

程昱与荀彧对视一眼,俱是心中暗笑。

太尉杨彪抚着长须,面上虽然满是惊讶,然心中暗笑:这小子倒是好运!

其余百官听到此处不禁心有所思。

“朕乃对先帝言,‘司徒公为国尽忠矣!’先帝徒然长叹三声而去……众爱卿,此梦又何解?”

这下议郎吴硕就不敢乱说了,偷偷看了一眼董承的脸色,深深低着头不敢回话。

“想必是先帝叹司徒早逝……”宗正刘艾稽首叹息,“然陛下勿忧,司徒公犹留有一后人,便是江大人,司徒公无子嗣,江大人双亲皆陨与乱世,如此一来侄婿亦为半子,子承父业,乃是正理!”

让那小子出任司徒?董承眼睛瞪地精大,司徒可是三公之位啊,那日后自己如何再找他麻烦?

“宗正大人此言大谬!”董承顾不得许多,出言说道,“江大人年仅二十余二,出任司徒之位极是不妥!”

见董承发言,议郎吴硕等一系列人均出言附和。

“国丈此言差矣……”宗正刘艾一脸微笑地说道,“江大人治下许昌,颇有旧日长安、洛阳两座京师之貌,足显其才;治地百姓皆传颂江大人贤臣之名,三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足显其德;更何况江大人乃是司徒公侄婿,蔡……恩,若论门第,当可承此职位!”

对于掩饰皇室脸面的蔡邕,身为皇室宗亲的刘艾自是不好提及。

“荒……荒谬!”董承脸色涨红,沉声说道,“江守义目中无天子,屡次犯触龙威,乃是不忠;不尊其伯父司徒公之言,乃是不孝;巧取豪夺,计算世家乃是不仁;见如此乱世犹不思报国、腹有二心乃是不义;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陛下岂可用之!”

满堂哗然,皆是瞠目看着董承,这话一出可是彻底与那江哲撕破脸面了,岂还是日前那些小打小闹可比的?

不是让这厮今日闭嘴么?陛下册封曹操时他不说,欲册封江哲时他便如此?究竟他与江哲到底又何深仇大恨?便是宗正刘艾也是一脸的诧异。

“国丈此言差矣!”就在荀彧与程昱犹豫着要上前的时候,老太尉杨彪发话了,“观国丈此言,岂不在说司徒公识人不明?错将奸险荐于陛下?荒谬!大谬之谈!”

“老夫乃是以事论事,断然无有辱及司徒之心!”

“哼!”太尉杨彪冷哼一声,出列禀道,“陛下,国丈之言大谬!”

刘协本就想提携江哲,让他与自己近些,就想皇叔说的,若是要拉拢江哲,唯有情谊二字。

其实在刘协心中,比起司徒,他更想将太傅的职位与了江哲,太傅是何职位?乃是辅弼国君之官,如此岂不是日日在一道?

只是司徒之位看在司徒公面上百官还不至于齐声反对,太傅之位实在太重……

“老太尉若是有话便直言……”

“谢陛下!”太尉杨彪到了一声谢,转身对百官说道,“诸位想必知晓,早在洛阳,江大人便为长史,乃是(何)太后亲口许之,邙山救驾,设计诛杀董逆,司徒公曾言,全赖江大人之策,岂能谓之不忠?

江大人在洛阳时居司徒公府,朝夕相处,司徒公每每在老臣面前夸其侄婿才德兼备,可承衣钵,司徒公阅尽世人,岂会看错?国丈不孝之言大谬!

青州黄巾作乱,江大人以五万击破三十万黄巾贼子,亦是大功,此事先不说,此后江大人体恤百姓,将其迁移至许昌安置,让百姓有所居,有所食,此也谓之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