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哲主政!(一)(第2/3页)

见李儒的态度很坚决,弄地江哲也有点怀疑,莫非是后世的学问用在这里不合适?

于是江哲只好留着城门税,只将关隘税除去了看看情况,不过考虑到边境守卫着的将士,江哲又颁布了一条法令,就是鉴于兖州境内不是那么平静,还有几股小顾的马贼强盗居山为王,抢劫过路商人,特许边境守将酌情派一些将士护送过往的商人,当然,这是要收费的!

这条政令倒是令李儒眼睛一亮,凝神看了江哲良久,这个平时糊涂的先生对于内政也不是一窍不通的嘛!

这相当于后来的镖师了,只是这个钱边关守将是不需要上缴的,用来改善边境将士的生活条件,这令一出,顿时不少边关将士对与在兖州的江哲充满了好感。

那些原本在许昌的商人一开始见许昌变了税收,心中惶惶,但是一细想,顿时又眉开眼笑。

原本的税收,不管你有没有在许昌交易,只要你带着货物进了许昌,就要交税,而且是按你货物的价格收税,这是当今天下城池中普遍的收税方式。

但是如今,虽然进城门的那个人头税还在,也不管它对于商人定的价钱是普通百姓数十倍,但是进了许昌后,如果没有交易,那么就不用再交税了,只有交易成功的时候才收取一定的税收。

这简直就是商人的福音啊,短短半月间,那些商人们就通过自己的渠道告知了自己的亲友,随即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件事。

关东的商人纷纷赶往许昌,一时间许昌几乎成了关东的商业中心,不管什么货物都可以在这里买到。

大量商人的来到,大大刺激了许昌的商业与消费,一些眼光卓越的商人来到兖州官府,欲在许昌设店。

江哲想了想,便在城西处划了一块地方,按着后世的眼光将那些地皮逐一定价,卖给那些商人,而且定的是五年期限的地皮。

这个举措不由让李儒为之侧目,看着那些天价一般的地皮,李儒只能摇头,但是正当他要劝诫江哲的时候,却发现有一大帮商人争着抢着前来订购。

不过对于那价格,商人们的态度是先预付两年的定金,这江哲如何肯答应?一口咬定五年。

双方相持不下,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商人的争相感到,原本就在许昌的商人们顿时有了压力,提出预付三年的条件,并每年按低于市价半层的价格出售许昌米粮若干。

粮食永远是三国时期的大头,对此江哲也有些犹豫。在江哲与那些商人谈判的时候,李儒在旁边一个劲的给江哲使眼色,行了,见好就收吧!那块地你本来就打算让他空着的,现在能卖出就不错了!

瞪了一眼李儒,江哲装出很无奈的样子答应了那些商人的要求,不过加上了两句话:

第一,在价格同样的情况下,商人优先考虑将粮食卖给许昌!

第二,许昌对此保留最终解释权!

这第一句那些商人们还能理解,这第二句他们就万万不能理解了?这什么是最终解释权啊?

李儒好奇地问了江哲,结果江哲的回答差点将他气地半死。

“最终解释权?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什么事情都由我们说的话为准!”

李儒顿时无语,佩服地五体投地。

于是,本来江哲打算空着或者造房屋给百姓居住的一大块空地顿时变成了类似于后世的商业街,在那些充斥着各种商品,使得许昌原来具有的那些商铺大失颜色。

不少世家打着旗号纷纷来到江哲处,要求江哲也在城西卖几块地皮与他们。

本来江哲有点不待见他们,不想乔玄虎着脸也来了,隐隐提及上次粮食一事。

江哲又一想,若是将许昌的商铺合到一处,倒也可以整顿一下许昌的市场,于是他笑着答应了,不过江哲也提了一个要求,就是你们要城西的地皮,可以,但是用你们原本的商铺地皮来换,也不亏待你们,本来有多大,现在就换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