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风雨下的徐州(二)(第2/6页)

“臧霸么?”陶应愣了愣,在思忖片刻后,摇头说道,“就知你小子不会如此好心来为我送行!”说着,他在桌案上摸索了一番,随即从中找出一番小印丢给陈登,没好气说道,“拿去吧,此乃老头子私印,对他人而言或许不起作用,不过对于那臧霸……老头子曾有恩于此人,你派人带此物去泰山,找那臧霸,或许能起到几分作用吧!”

“如此,多谢!”陈登也不客气,将那小印收入怀中。

陈登很清楚,泰山寇并非真正的贼寇,其贼首臧霸,每每只有在泰山一带缺粮的情况下才会组织贼军南下抢掠徐州,徐州南境一线的重兵,便是为此而设。

但是后来,当陶谦了解到泰山寇的处境时,曾暗中将大批粮谷运到泰山一带,也可以说他是为了保障徐州南境的稳定而这么做,但不管怎么说,这番举动大大缓和了徐州与泰山寇的紧张关系,甚至于,陈登早前还看到过泰山寇贼首臧霸亲自修书向陶谦道谢的信函。

在陈登看来,倘若能说服泰山寇贼首臧霸,使其相助于徐州,想来即便日后曹操亲自率大军前来征讨,徐州也能一战之力,毕竟徐州有相近三成的兵力是被泰山寇所拖,倘若能从中抽出手,可有之兵何止十万?

当然了,如果再能说服陶谦之子陶应相助那自然是更好,毕竟其父陶谦在徐州实在是有莫大威望。

半个时辰之后,陈登怀揣着前刺史陶谦的私印,从陶府走了出来,虽说不曾说服陶应,但是陈登倒也不是很在意,毕竟陶应也有其顾虑,要知道陶谦已将徐州让给了刘备,倘若其子再度出面,显然会叫吕布心生疑虑,而如今徐州正值多事之秋,节外生枝之事,恐怕还是越少愈好。

唉!

站在街道的一角,陈登目送着陶应以及陶府那仅存的几名家仆,携带着大批家当、细软从北城门离开徐州。

或许,这家伙也在等待自己过门讨要印章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陈登暗暗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陶应亦是难得的人才,能文能武,只可惜为人性格并不是那么足以称道,与其说没有人能看出此人的才华,或者说,没有人能够容纳此人乖张的性格,亦或是,并未出现能叫那家伙心悦臣服的人……

或许,这就是[运]吧,亦称天意……

“唉!”陈登长长叹了口气,幼年的至交好友的离去,无疑使他的心情很是糟糕,是故,他并没有返回自家府邸,而是漫无目的地行走在街道之上。

申时的徐州,已渐渐染上了几许夕阳的余晖,望着街道两旁恭敬向自己行礼的百姓,陈登的心情有些沉重。

他很清楚,在即将来到的那场关于徐州的角逐中,徐州的世家显然不会受到多大损失,哪怕是曹操、袁术其中一人夺地此郡,亦不敢轻易拿城内世家开刀,否则便会失信于天下世家,但是徐州的百姓呢?

最起码,也要保障境内子民的安危啊……

或许是想到了紧要之处,陈登深深皱了皱双眉,等他反应过来时,他发现自己竟然站在一座茶楼门前。

“陈公子!”茶楼的掌柜第一时间跑了过来,点头哈腰,毕竟这座茶楼是徐州糜家旗下的产业,作为这里的掌柜,如何会不认识陈登?如何会不认识徐州陈家未来的家主?

“今日您如何有雅兴来我等茶庄?”

“呵呵,”陈登自然不好意思说是走神时无意间走到这里,闻言点点头,笑着说道,“闲来无事,故而在城内闲逛,忽感口中干渴,故而……有劳掌柜了!”

“不敢不敢,陈公子请!”说着,当那位掌柜转头一望大厅时,脸上却露出了几分尴尬,因为他发现厅中竟然已无空席,犹豫一下,他尴尬说道,“不如,去阁楼雅间?”

话出半响不见回应,那位掌柜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偷偷望了一眼陈登,却见其凝视注视着靠墙的那一张桌席,时而露出异样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