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帝师之名(第4/4页)

这时,陈蓦望见山下行驶过一辆镶金玉辇,不用说,这是曹操特地为刘协所准备的,望着那天子御驾缓缓行走在官道上,陈蓦淡淡说道,“凶名也好,恶名也罢,我陈蓦不在乎!倘若我心系官爵,当初在长安便不会辞官……”

贾诩听罢,惋惜着摇了摇头,深深望了一眼陈蓦,忽而语气凝重地说道,“既然如此,将军且多保重,或许下次见面,你我二人就是敌人了,到时候,诩可不会手下留情……”他说的很直白,毕竟陈蓦身属黄巾,而他贾诩则是天子榻旁心腹近侍,倘若黄巾有何篡逆举动,他二人不免亦会碰面。

转头望了一眼贾诩,望着他并无丝毫笑意的眼神,陈蓦沉声说道,“陈某亦是!”

那充斥着几分威胁的口吻,听得贾诩一脸苦笑着摇了摇头,右手一招,身旁出现一股诡异的黑色旋风,将其笼罩其中。

“似将军这等豪杰,委身事贼,实乃明珠暗投!——惜哉!惜哉!”说罢,一股急风刮过,贾诩顿时消失地无影无踪,只留下陈蓦独自一人站在山头。

明珠暗投么……

陈蓦淡淡一笑,深深望了一眼那越来越远的天子御驾,转身走向山下。

有些时候,人一旦做出了选择,便注定难以更改,所谓男人的承诺,那是一辈子的承诺,不贬值的承诺,所以……

陈蓦眼神一凛,将手指伸入口中吹了一声口哨,单听一阵马蹄声,爱马黑马从林中窜出,亲昵地厮摩着陈蓦的手臂。

“唰!”

从爱马身侧的皮囊中抽出爱妻唐馨儿为自己缝制的战袍披在身上,陈蓦翻身上马,一抖战袍,仰头望着蔚蓝色的天空。

世间很多事物,其实并不能单纯地强加正确或许错误,就拿选择的道路来说,每一个人都有他所选择的道路,不必用外人的眼光去判断其选择道路的正确性,只要他认为是值得的,那就是正确的。

而对自己来说……

颍川黄巾渠帅,国之巨贼,这些饱受世人唾骂的恶名,就是自己所选择的路!

只要她还需要自己,那么帝师[王越]便终究只是期望,颍川黄巾[陈蓦]才是现实,无所谓对与不对,无所谓善名亦或是恶名,只要能再次看到她那无暇的笑容……

啊,那才是自己想要的……

为伊人,不惜手染鲜血,与天下为敌!

且,即便他日横死,亦至死不悔!

呵,陷入其中的蠢蛋,项羽不是第一个,自己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脑海中浮现出张素素的几许笑靥,陈蓦深深吸了口气,面色一正,双手一抖马缰。

“驾!”

史载,中平二年七月末,受郭汜、李傕二贼胁迫的大汉天子刘协,携百官逃离长安,逃至弘农时为贼子所迫,一度被擒,幸地车骑将军董承、箕关太守张扬并陈留太守曹操及时发兵援救,这才使得天子与百官脱离贼子之手。

而据野史记载、市井传诵,期间曾有一名巨侠,姓王名越,号雒阳剑师,以枯草结发,执单剑、穿白衣,孤身杀入弘农,在城中击杀贼首郭汜,又追至城外击杀另一贼首李傕,于城内数万贼兵手中救得天子刘协并百官,直杀至天昏地暗、血流成河,众贼惊惧、惶恐而散。

事后,此人不求金银、不求爵位,撩衣而去,帝感其恩,奉为帝师。

经此一事,雒阳剑师王越之侠名响彻天下,四海闻名,以至于天下武人、士子倾慕,致使当时世间文、武,出行皆佩宝剑,已成风尚,更有甚者,民间市井竟以【剑神】尊称其人。

只可惜在此之后,巨侠王越从此渺无音讯,或有人称其求剑道于深山,或有人传其惩恶扬善于民间,然究竟如何,终未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