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偶遇(二)(第3/4页)

或许有人会说,这种事只要说明白就行,但是关键在于,张素素似乎分不清她对陈蓦的感情究竟是单纯的依赖,还是真正的男女之情,如果陈蓦将此事说明白,无疑会伤害到她,伤害到那位命运坎坷的女子,再者……

恐怕陈蓦心底多半也喜欢当年在长社黄巾大营所遇到的那位清纯可人的女子……

望着一脸母性慈爱模样的唐馨儿,又回想起下蔡城中的那位,陈蓦微微叹了口气,取过唐馨儿带来的酒壶酒壶,为自己倒了一盏,正要一口饮下,却愕然发现酒盏中的酒水在篝火的照射下竟是鲜红一片,如同人血一般。

“……”

陈蓦顿时就愣住了,端着酒盏死死盯着那酒盏中的酒水。

似乎瞧见了陈蓦的不对劲,唐馨儿诧异问道,“夫君?怎么了?”

陈蓦摇了摇头,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睁开眼,再望向酒盏中的酒水时,却见杯中酒水一如既往清澈淳厚,似乎并没有任何异常。

“呼……”

太过疲倦了么?

陈蓦揉了揉眼睛,一口将酒盏中的酒水饮下,正要斟酒,却见对坐的诸葛亮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略微一皱眉,沉声问道,“你在看什么?”

“没……”或许是被陈蓦潜在的气势所慑,诸葛亮连连摇头,拱手致歉道,“学生失礼,望足下恕罪。”说完,他心中暗暗诧异。

观他面上表情,似乎是看出了一些什么,却碍于陈蓦的气势不敢明言。

也不知过了许多,四个人将那十余鱼烤鱼分食完毕,诸葛亮起身向陈蓦与唐馨儿告辞。

“承蒙两位款待,学生与幼弟感激不尽,只是家兄此刻恐怕尚在下蔡城外等候,为免家兄着急,学生与幼弟暂且告辞……”

见诸葛亮二人要走,唐馨儿眼中露出几分遗憾,毕竟她着实喜爱诸葛均这个胖乎乎的小家伙。

想了想,她转头对陈蓦说道,“夫君,天色不早了,我等也回城去吧,顺道送送他兄弟二人,如此深夜,荒郊恐有野兽为祸……”

“这,两位实不必……”

还没等诸葛亮说完,便见陈蓦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好!”

说着,他将手指伸入口中,吹了一声口哨,但听一阵马蹄声,正在远处食草歇息的战马黑风当即便疾奔到了众人面前,用马首亲昵地厮磨着陈蓦的手掌。

望着战马一侧悬挂的佩剑,以及那马胸腹的刀痕、剑创,诸葛亮心中微微一惊,又听闻二人来自下蔡城,他哪里还会不明白陈蓦二人的身份。

此人,黄巾也!

曾经何时,诸葛亮始终认为黄巾都是穷凶极恶之人,杀戮、抢掠无恶不作,但是这会望着眼前这位男子,他心中对于黄巾却有了另外的看法。

虽说年幼,但是他也看得出来,眼前这位沉默寡言的男子,虽说看似令人心生惧意,却似乎并非穷凶极恶之人……

尤其是望见唐馨儿牵着自家幼弟诸葛均的小手,两人说说笑笑走着,诸葛亮想了想,终于下了决心,低声对身旁那位叫自己有些心生惧意的男子说道,“足下……可是征战沙场的将军?”

陈蓦闻言,皱眉望了一眼诸葛亮,说道,“看出来了?”

诸葛亮显然是明白陈蓦话中含义,自嘲一声,歉意说道,“并非我等兄弟诋毁黄巾,只是当今天下,黄巾之名实在是……”

陈蓦默然不语,其实他也清楚,当今天下,黄巾之名就如同是强盗、山贼那般令人不齿。

见陈蓦没有搭话,诸葛亮想了想,低声说道,“学生自幼学过一些相面、占卜之术,虽说皮毛,亦知粗略,如今观将军面相,便知将军背负血债不少,长此以往,恐怕不妥……”

“唔?”陈蓦疑惑地望向诸葛亮。

见陈蓦似乎没有听明白,诸葛亮想了想,解释道,“道家有言,人凭气存于世间,诞时清纯,后乃浑浊,死时留一道怨气,依附于仇敌,用以日后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