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战火起荆州(二)(第4/5页)

“安排妥了么?”张燕接过东西问道。

于毒点点头,低声说道,“兄弟们刨了一个坑将那家伙埋了,随后又来回整顿了一番,保证看不出来。”

张燕点点头,转身将腰牌递给陈蓦。

“陈帅!”

陈蓦接过腰牌,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喃喃念道,“平寇校尉苏……”念罢,他猛然站了起来,沉声说道,“走,去襄阳!”

“诺!”

初平二年四月十六日,陈蓦等人急赶两日路程,终于抵达襄阳。

为了掩人耳目,陈蓦叫于毒领着那十几个黄巾弟兄在城外等候,再者,他也需要人手联络徐徐在后的王思以及两千余轻骑,而他自己则带着张燕与刘辟进入了城中。

襄阳,那是荆州为数不多的大城池,即便整个荆州,也只有樊城、江陵能够与其相提并论。

那城墙高达近二十丈,护城河也竟有八、九丈宽,城上箭垛处处,弓手无数,当真不愧是荆州刺史刘表的州府所在,但是凭着平寇校尉苏飞的腰牌以及黄祖亲笔所写的书信,陈蓦三人毫无惊险地混入了城中。

襄阳的繁华,几乎不逊色洛阳,城中百姓安居乐业,一副太平景象,仅此一点,便不得不说荆州刺史刘表内治极佳。

但是陈蓦可没心思欣赏襄阳的景色,急急来到驿站,便叫驿站中的士卒上报刘表,求见刘表一面。

毕竟陈蓦曾经也在雒阳当过近一年的奋威校尉,这些例行公事对他来说再清楚不过。

因为是急报,陈蓦等三人甚至没来得及在驿站中吃顿饭,便有刘表派来的士卒前来传令。

在前往襄阳州府的途中,陈蓦暗中叮嘱了刘辟几句,叫他闭嘴少说话,毕竟张燕心思缜密、有急智、有城府,不需陈蓦提醒,而刘辟这莽夫最是容易惹祸,不怪陈蓦提前叮嘱。

来到州府门庭前,走来几名士卒,在陈蓦三人身上搜了一番,随即又要陈蓦等人解下佩剑,这才放他们入内,例行公事嘛!

待诸事完毕,陈蓦在一名士卒的带领下来到了刘表的书房。

走入书房,陈蓦见房中有一人在书桌后写字,粗粗看去估摸三、四十岁上下,身穿鹤纹锦袍,头戴鎏金玉冠,面如冠玉,儒雅非常,显然是荆州刺史刘表无疑。

见此,陈蓦单膝叩地,抱拳说道,“末将,平寇校尉苏飞,拜见主公!”他身旁张燕、刘辟亦行礼,只不过刘辟这家伙看上去似乎很不乐意,被张燕拉了下来这才勉强行了一礼,幸好刘表此刻正顾着书写,不曾看到刘辟表情。

“起来吧,”刘表挥了挥手,仍旧顾着写字,头也不抬地问道,“你等所为何来?倘若为粮草,便不必禀告了,我已命人筹备了一批……”

“启禀主公,末将乃是为送信而来!黄太守嘱咐末将要即刻交予主公手中!”

“哦?”刘表手中毛笔一顿,抬起头来,待望见陈蓦时,眼中露出几分惊讶,多半是吃惊陈蓦竟然如此年幼,尚不及弱冠。

“拿来我看!”

“诺!”陈蓦抱拳一礼,望了一眼张燕,张燕顿时会意,从怀中掏出那卷竹策,恭敬呈上。

刘表接过竹策,粗粗一看,顿时眉头紧皱,起身站起,在屋内来回踱了几步,摇头叹道,“看来那孙文台当真欲报前次堵截之仇,唉,当初轻信袁本初一封书信,不曾想到竟给我荆州惹来如此灾难!”说罢,他转头望向陈蓦,疑惑说道,“黄祖在信中夸你文武兼备,可负重任,叫你在襄阳听用,你年纪轻轻,有何本事叫他如此推崇?”

陈蓦一听,当即抱拳说道,“想来是太守抬爱,末将武艺微末,又不甚念过书,如何担得起文武兼备之赞,只愿做一小卒,战场厮杀,以报主公!”

“呵呵,年纪轻轻便懂得谦逊之礼,实在难得!”刘表点头赞许了一番,随即微笑说道,“不过,且不是为我刘表,而是为我荆州数百万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