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徐州会战(四)(第2/3页)

“你可有腹案?”

“臣有两个方案:其一在归德府布疑兵,以迷惑赵范,同时再命山东李思业出兵南下,如此双管齐下,以赵范用兵之谨慎,他必不肯离开徐州。”

“可李思业会那么乖乖听话出兵吗?”

“皇上放心,臣已经写信给他,臣了解他,如他此时再不出兵,他就不是李思业了。”

完颜阿虎说到这,眼睛里闪过一丝慑人的冷光,在他看来,李思业虽然还有些年轻,毛刺未去,但其奸雄的本色已经彰然显现,他不信此时李思业会有妇人之仁,坐视宋国吞掉山东。

“那其二呢?”

“其二就是在宋国内部做文章,臣知道宋国有一人,极贪贿赂。”

※※※

徐州,宋军主帅赵范挺着他那略略佝偻的后背慢慢地走过一片军营,不时地和向他敬礼的官兵们打着招呼。军营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息,一群神勇营的士兵围成一圈,看两个年轻的士卒在圈内捉扑,下注声、叹息声、嬉骂声喊成一片。是啊!自采石大战以来,宋军还从来没有这样扬眉吐气过。

但赵范的眼睛里却充满了忧郁,皇上催他进兵归德府的银牌已经到了四面。

进攻归德府?他赵范不是没有想过,可是徐州一战后,自身也损失惨重,可用之兵不到十万,现在粮草、补给、援兵都还未到,若贸然出兵,胜负难料。他昨天得报山东李思业已经从密州出兵,山东局势更加复杂,何况金兵并未全部投入战斗,归德府的水军还在,皇上怎么就不考虑这些呢?

战略计划的改变应该是通盘考虑的:兵力的安排、武器的补充、后勤的保障,官员的跟进甚至军功的奖励等等。为这个徐州会战,朝廷从上到下足足准备了半年。可现在一夜之间,计划就变了,要进攻归德府,那下一步不用说,肯定是光复汴京。然后呢?会不会让他赵范继而再收复金国全境。

赵范突然有些恼怒起来,这是谁在皇上面前献的谗言!

“上将军!朝中圣旨到了,请速回去接旨。”

赵范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怒意,突然这怒意却转化成了惊惧,他转念间猛地记起岳飞来,一个是进军,一个是退兵,但实质都是一样,皇帝的意志。

他不敢再想下去了,‘莫须有’的罪名他可背不起。

没有圣旨,只是一面金牌,催他进军的银牌已经变成了金牌,说明皇上已经真恼了。

赵范再不敢耽误,立刻大声命道:

“擂鼓聚将!”

但赵范的兵最终没有发出去,他刚刚收到二份急报:

‘一、金国命完颜阿虎为主将,再向归德府增兵五万;二、山东李思业已经攻破莒州。’

此时归德府金兵的兵力已经恢复到十三万人,数量上已经超过的己军,又是以逸待劳,这仗可怎么打?

已经高高举起的令箭终于还是颓然地放下。

“臣赵范禀告皇帝陛下,并非臣不愿西进,以雪靖康之耻,实在是臣忧虑金兵元气并未大伤,山东局势多变,臣以为应先稳固徐州防守,集结兵力,若贸然西进……”

赵范叹了口气,他不知道这样写皇上能否满意,可是他又能怎样说呢?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

封好折奏,交给了亲兵,又细心地嘱咐道:“发八百里加急,火速送往临安!”

※※※

临安,命宋军西进的念头是皇帝赵昀在用晚膳时突发的奇想,连他本人都被这个念头激动得扔掉了饭碗,围着桌子一圈圈地打着转,吓得当值太监跪在地上连连磕头,不知是哪道菜反了皇上的胃口。

当晚赵昀就做了一梦,梦中他光复了汴京,接受金国皇帝的乞降,太祖将他召到太庙,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对其他各位先帝赞许地说道:“此子最肖!”然后命坐在第三把交椅的高宗站起来将位子让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