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四十九章 萧家试探(第2/3页)

客堂里一片寂静,气氛变得有些尴尬起来,话说到这个程度上,双方其实只隔一层窗纸了,一捅就破。

萧彦钦也明白,他想劝说刘方智必须拿出实料来,用联名信之类无关痛痒的东西,刘方智怎么可能给他什么说法,看来这层窗户纸还是得捅破才行。

“好吧!我也不隐瞒了,我几天前接到了兄弟的来信,也就是长沙郡萧太守,刘将军应该也知道,他告诉我,楚王很重视南方世家,所过之地都会一一安抚,令人鼓舞,刘将军,现在的大势你也应该明白,唐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在这个大势下,我们这些江陵世家该怎么选择?相信刘将军也是明白人,不用我多说。”

话已经渐渐说白了,刘方智喝了一口茶,脸上露出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就仿佛突袭一样,他忽然问道:“梁郡太守萧琎是萧兄什么人?”

萧彦钦呆了一下,这才明白,原来他们的老底早就被刘方智知道了,不过这让他心中又升起一线希望,刘方智知道了却不告诉柴绍,这就说明刘方智心中有想法。

萧彦钦尴尬地笑了笑,拱手道:“实不相瞒,正是犬子。”

“哦!”刘方智长长哦了一声,“我明白了。”

“好吧!多谢萧兄能坦诚相告,我保证替萧兄守住这个秘密,不会泄露出去,时辰已不早,萧兄请先回府吧!等会儿萧府门前巡哨的士兵又会出现了。”

说到这里,刘方智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又道:“余寿仁将军昨天还对我说,要好好保护江陵大族,尤其像萧家这样的名门,他对萧家似乎很有感情啊!”

“大家都是乡党,互相照顾,应该的嘛!”

萧彦钦心中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便起身笑道:“那就不再打扰,我告辞了。”

萧彦钦告辞走了,刘方智背着手走到大堂前,望着黑沉沉的夜空,他眼中闪烁着一种难以捉摸的光泽,他的心思很难让人摸透。

……

从襄阳城到江陵城并不遥远,两地间相距约四百余里,中间相隔着荆山余脉,过了荆山后,山势逐渐减缓,然后便是一望无际的荆南平原,如果是强行军,只要三天时间便可以从襄阳赶到江陵。

在荆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修有一条宽敞平坦的官道,这条道路是连接荆襄南北的要道,但平时也只是山区短途商旅和行人较多,一般长途商人都会走水路,可以用船运载更多的货物。

不过这段时间,官道上的行人明显偏多了,尤其是商人,赶着骡驴,满载着货物匆匆赶路,这也是受到荆襄战役影响,隋军收缴长江北岸的船只,使得货船奇缺,商人们只好改走陆路。

中午时分,几名年轻的商人正坐在路边大石旁歇息,一名年轻后生拿着水葫咕嘟喝两口水,向四周看了看问道:“吴大哥,你说我们这一路北上,能做成大生意吗?”

“怎么不能,从襄阳到江陵,能做大买卖的道路就这一条,肯定能遇到大买家。”

说话的是一名三十岁出头的汉子,古铜色皮肤,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看得出非常健壮,他们一个有四人,牵着十几条毛驴,满载着今年刚采的新茶,看他们样子,似乎踌躇满志地想做笔大生意。

这时,一名骑着骡子的小商贾从北面匆匆奔来,对他们几人大喊:“你们快点离开,北面有军队来了,看见你们的毛驴可要充军的。”

四人对望一眼,黑皮肤汉子当机立断道:“进树林!”

四人牵着毛驴躲进了百步外的一片树林,刚进树林,只见一队骑兵疾速奔来,约一百余人,这是先头探路的斥候,他们兵分两路,向两边树林奔来,两边树林里藏有不少躲避的行人和商贾,众人见骑兵向树林奔来,吓得纷纷向树林深处逃去。

但斥候骑兵并不在意这些路人商贾,几乎对他们视而不见,骑兵斥候是来查看没有敌军埋伏,搜查了一圈没有异常,骑兵斥候队又继续向南飞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