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二十八章 迁都试探(第2/3页)

李建成没有被父皇严厉的眼光吓倒,他很了解父皇的心思,其实父皇早就想迁都了,只是不敢实施而已,否则,为什么提议把关中的粮食物资转去巴蜀。

更重要是,现在必须要面对现实,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没有事先安排,一旦准备不足,隋军攻入关中,他们连退路都没有了,至少把逐渐把京城的资源转移到巴蜀去。

李建成鼓足勇气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李渊目光中的严厉渐渐消退,变得愁绪重重,半晌,他叹了口气道:“朕只是很担心,一旦我们表现出将迁都巴蜀的迹象,会引发朝野混乱,尤其关陇贵族,他们更不会接受,会引起更大的骚乱,所以朕才左右为难,迟迟难以做出决定。”

御书房里安静下来,两人都没有说话,片刻,李建成道:“父皇也只是一种担心,朝臣们是不是真的反对迁都巴蜀呢?其实并无定论,儿臣觉得可以试探一下。”

“怎么试探?”

“比如父皇可以宣布将去巡视巴蜀,看看朝野的反应。”

李渊沉思片刻,这个办法不错,先试探一下,看看臣民们的反应如何?

……

当天下午,太极宫里传出了消息,大唐皇帝李渊将在十天后南巡巴蜀,这个消息顿时轰动朝野、轰动京城,自古以来,皇帝出巡从来都是大事,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一种皇帝逃跑的代名词。

比如隋帝杨广南巡江都,实际上就是逃跑去江都,再也没有回洛阳,尤其在这么敏感的时刻,关内十几万隋军压境,大战随时会爆发的时刻,圣上却忽然宣布要去南巡巴蜀,这实在是让人怀疑他的真正动机。

从消息一传出,整个京城内便议论纷纷,几乎每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惶惶不安之中,为大唐的前途命运而深感焦虑,因长安被攻破而引发的舆论危机,在刚刚沉寂了不到一个月后,又再次被引发了。

这几天独孤震有些感恙,专门请病假在家中休养,但事实上,他这几天一直在关中各大庄园视察,今天中午才返回中原,可刚返回中原,他便遇到了李渊要南巡的消息。

这个消息同样让他感到震惊,他立刻敏锐的捕捉到了隐藏在李渊南巡背后的深意,李渊极可能是想迁都巴蜀了。

这使独孤震愤怒起来,关陇贵族耗尽无数钱粮,支持唐朝,支持他李渊,可最后李渊却要无情地抛弃他们,节操何在?

独孤震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尽管他已经决定投降隋朝,但李渊想迁都巴蜀的企图还是深深伤害了他。

想到李渊起兵时,独孤家族为了回关中而放弃了洛阳的大部分财产,想到这三年来,独孤家族为支持唐朝几乎耗尽了近六成钱粮,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种抑制不住的愤怒和失望深深地刺痛了独孤震的内心,独孤家族或许可以投降隋朝,还能保住一点利益,那别的关陇世家呢?他们该怎么般?

作为关陇贵族的领袖,独孤震觉得自己必须要有所行动,不能让李渊无所顾忌地伤害他们。

这时,门外响起了脚步声,随即传来独孤良的声音,“家主,我可以进来吗?”

“进来!”

独孤良走进了房间,他看出了独孤震掩饰不住的怒火,便笑道:“家主可是为李渊南巡巴蜀之事而生气?”

独孤震忍住了心中怒火,坐了下来,“我自然是为了此事,你以为他南巡巴蜀是什么意思。”

“我想他是在试探,试探我们对他迁都巴蜀的态度,假如大家都不反对他南巡巴蜀,或许他就真的宣布南迁,如果大家反对激烈,那么南巡之事就会不了了之,总之,他本人是想迁都巴蜀了。”

独孤震叹息了一声,“自从长安城破后,大唐已经开始人心涣散了,而李渊并没有想办法狠狠打一仗,以凝聚人心,却跑去和隋朝谈判,签订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苟且偷生,真的令人心寒啊!这样的朝廷还能支持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