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十八章 垂死挣扎(第2/3页)

孟让愕然,单雄信要造反吗?他不敢相信,但此时他已经没有表达意见的余地,他只得双手接过天子剑,“遵命!”

孟让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带着天子剑快步下去了。

解决了单雄信之事,李密心思又转了回来,他想到了房玄藻的北去之策,虽然这个策略令他一度动心,但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李密无奈地叹了口气,前后夹攻之势已经形成,让他如何是好?

这是,记室参军祖君彦出现在帐门外,远远躬身问道:“陛下能否听微臣一言?”

这个时候,任何一个肯给李密建议之人,都是他的救命稻草,李密连忙走到帐门前道:“祖参军请进来说。”

祖君彦走了进来,“陛下,现在局势虽然危机,或许我们还有一线希望。”

“你说,什么希望?”

祖君彦不慌不忙道:“陛下,希望就在萧铣的身上。”

“萧铣?”李密眉头一皱,“此话怎讲?”

“陛下,微臣认为萧铣并不是真心要投降杨元庆,他只是被迫无奈,他毕竟是称帝的人,就算他现在去除帝号,杨元庆一时不杀他,但将来杨元庆会放过他吗?我想他应该心知肚明。”

李密点了点头,他很理解这种称帝者的心态,祖君彦说得很有道理,“继续说下去!”

祖君彦又继续道:“只要陛下肯许萧铣共治南方,互不侵犯,只要萧铣不再助杨元庆,就算他撤军,我们的压力也会小很多,如果他能助我们,他的军队敌住杜伏威,然后我们十八万军队对阵三万隋军,陛下,我们还有希望。”

李密背着手走了几步,他被说动了,这确实是他最后的希望,他霍地回头道:“就烦请参军去说服萧铣,如果他肯助我,我不仅把江南西部让给他,江都的财宝我也愿分一半给他,我李密愿对上天发誓。”

“微臣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祖君彦深深行一礼,转身下去了,李密慢慢走到帐前,注视着深邃黑暗的夜空,他能否在这黑沉沉的夜空中看到一线希望?

……

隋军在距离魏军大营五里之外临时扎下了营帐,并没有急于进攻魏军,时局已经到最后关头,杨元庆也不敢大意,毕竟对方的兵力是他五倍还要多,如果急于进攻,激起对方的同仇敌忾,反而对自己不利。

大帐内,杨元庆站在沙盘前,沉思着李密可能会采取的各种对应措施,韦云起默默站在一旁,他心中也有一点想法,只是他不想打断杨元庆的思路,这时,一名亲兵在门口道:“启禀殿下,邴元真已带到。”

杨元庆点点头,“让他进来!”

邴元真被带了进来,他并没有因为江都城破而被冷落一旁,因为他是李密的第一谋士,杨元庆在最后攻打李密的时刻,还想听听他的建议。

“参见楚王殿下!”邴元真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让邴先生随军赶路,辛苦了。”

“不敢,卑职愿为殿下效力。”邴元真心中忍不住一阵激动,他不怕辛苦,就怕没有效力的机会。

杨元庆微微一笑,指着沙盘问道:“我在考虑李密各种退路,想听听邴先生的意见。”

邴元真沉思片刻道:“我曾经听房玄藻说过,他说割据江南或许是一个战略失误,留在中原和唐军联手才是上策,我想,他一定会劝李密北上中原。”

“那你认为李密会接受吗?”杨元庆又问。

邴元真摇了摇头,“李密此人其实优柔寡断,有做大事的野心,却无做大事的魄力,在危机面前,他首先考虑是自保,卑职认为他不会去中原,投降唐朝的可能性更大。”

“可是他去中原也可以投降唐朝,不是吗?”旁边韦云起忍不住道。

邴元真行一礼道:“我说的投降唐朝和韦司马说的投降唐朝不一样,我说他投降唐朝,是指他兵败后走头无路,孤身逃向唐朝,他是个赌徒,不输得精光,他是不会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