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一百四十三章 父子交流(第2/3页)

但杨元庆也知道,现在铲除裴家并不现实,尤其在裴矩还在世之时,过早地铲除裴家会引发山东士族的极度不满,从而引发大乱,影响他平定天下的大局,还是要从容布局,从三年或者五年的时间慢慢铲除裴家。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让儿子明白,他必须跟着父亲走。

“父亲!”

门外传来了儿子略带稚气的声音,“孩儿可以进来吗?”

“进来!”

儿子稚嫩的声音使杨元庆心中泛起一丝温情,他尽量使心态平和下来,把所有的怒气都摒除在外,告诫自己,无论如何,不能对儿子发火。

门开了,杨宁走了进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进父亲的内书房,据说这是大隋最高机密之处,他有点好奇,偷偷地张望了一下,却发现除了一棚书架外,再没有其他特殊的卷宗柜,让他心中略略有些失望。

“怎么,觉得父亲的内书房应该是什么样子?”杨元庆看出了儿子好奇的眼光,便笑问道。

杨宁恭恭敬敬地垂手而立,低声道:“听师父说,父亲的内书房是大隋王朝的最高禁地,师父说他也很想看看是什么样子。”

杨元庆不由哑然失笑,一向冷脸正经的李纲也有这种童心吗?这一刻,杨元庆对李纲的印象又好了一分,至少说明他们师徒之间感情很深。

“是不是觉得父亲的书房有点让你失望?”

“有一点。”杨宁怯怯生生道。

“嗯!”杨元庆很满意儿子的诚实,又意味深长说:“其实呢,内书房只是父亲思考和休息的地方,不希望被人打扰,并没有什么机密,若说机密,我大隋最贵重的东西应该是传国玉玺,但它在哪里呢?在晋阳宫地库里,每天要由符宝郎去检查,而且还要侍卫总管和记室参军同时开门,所以说,这么宝贵的东西都在地宫,我这个内书房里还能有什么呢?”

杨宁听父亲提到了传国玉玺,他吓得脸色惨白,跪了下来,垂泪认错道:“孩儿做了一件错事,请父亲责罚。”

“你做了什么错事?”杨元庆不露声色道。

“孩儿听信外曾祖父的说辞,把一方假的传国玉玺埋进我们府中后花园里,孩儿以为这对父亲有好处,便信了,孩儿知错,请父亲责罚。”杨宁的泪水扑簌簌从眼中滚落出来。

杨元庆心中大慰,不怕儿子犯错,就怕儿子不知错,或者隐瞒欺骗自己,只要儿子是真心悔悟,父子之间没有什么不可以原谅,但杨元庆心中还有一个结,这会不会是裴矩让儿子来认错。

“你告诉爹爹,你怎么知错了?”杨元庆依然平静地问道。

“三天前,师父发现孩儿的三个裴家学友离开了,便追问孩儿,孩儿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师父,结果,师父把孩儿狠狠打了手板。”

杨宁抽抽噎噎张开左手,只见手心乌青红肿,虽然已过了三天,但没有消褪,足见李纲将他打得极狠,这让杨元一阵心疼,他连忙问道:“你母亲知道吗?”

“娘也知道了,她也把我也狠狠训一顿,父亲,孩儿真的知错,不敢了。”

杨元庆其实只是问儿子,母亲知不知道他被打一事,不料杨宁却说母亲知道了此事,杨元庆忽然间明白了,估计是妻子去了裴家,所以裴家的三个陪读子弟才被转走。

但光是知错还不行,杨元庆还必须告诉儿子错在哪里?

“你坐下吧!”杨元庆指了指旁边的坐榻。

“父亲大人在上,孩儿不敢。”

“嗯!”

杨元庆点点头,“那你起来吧!”

杨宁站起身,杨元庆这才缓缓道:“父亲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吃了不少苦,但也懂了很多事,父亲对你要求并不高,不要你学识多渊博,但至少你要懂大义。”

杨宁垂手低头,静静地听着父亲的教诲,不敢有半点插嘴,他在礼节上做得很好,但杨元庆并不在意他的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