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使到来(第2/3页)

但作为太子,他想到的解决之道,就是息兵戈,稳住隋朝,抓紧时间解决内部问题,尽可能多地积蓄钱粮,还要解决土地问题,说服关陇贵族和皇亲国戚们适当让出一点土地,使朝廷能将均田制推行下去,这样的话,就可以抓住民心,鼓舞士气,或许唐朝还有一线希望。

关键还要解决内讧问题,他和秦王的权力之争,李建成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唐军屡屡失败,很大程度上就和内讧有关,如果内部不能团结,怎么可能战胜隋朝。

好在父皇也看出这个内讧问题所带来的恶果,终于决定收秦王的兵权,这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关键一步,但愿还来得及,李建成叹息一声,不知这次谈判,唐朝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殿下!”

远处传来了士兵的大喊声,李建成探头向北方望去,远远地看见一队小黑点从远处奔来,不多时,刚才叫喊的士兵上前禀报道:“启禀殿下,隋军迎接之人来了。”

李建成心中一松,那就好,杨元庆讲究礼节,那这样他就不会为难自己,更不会扣押自己,虽然李建成告诉别人,杨元庆不会做扣押这种有失身份之事,但他心中还是有点担心,现在,他终于放下心了。

不多时,谢思礼在百余骑兵的护卫下飞驰而至,他被引到李建成马车前,谢思礼拱手施礼道:“在下大隋兵部侍郎谢思礼,参见太子殿下!”

“原来是谢侍郎,久仰了。”

李建成也笑着回一礼,他知道这位谢思礼,杨元庆的心腹之一,估计就是这次谈判副使了,他又问道:“这里离楚王驻地还有多远?”

“回禀殿下,只有七八里了。”

“既然如此,我就骑马而行。”

李建成命人牵来他的白马,他翻身上马,和谢思礼并驾而行,寒冷而清新的风迎面扑来,令李建成精神为之一振。

李建成微微笑道:“谢侍郎一直跟在楚王殿下身边吗?”

“我是昨天从太原来,向楚王殿下汇报一些事情。”

“哦!”

李建成眼珠一转,又试探着问道:“听说三万突厥骑兵被困在井陉内,不知现在有没有歼灭他们,我们也很担心这些凶残的突厥人逃出来,危害民众。”

这个情报非常重要,关系到杨元庆是否急于返回太原,关系唐朝是否付出最小代价就能赢得和平,李建成表面上若无其事,但他的心却悬了起来。

谢思礼也是谈判老手了,怎么可能让李建成套出消息,他叹口气道:“我们也很关心这个问题,但殿下知道,隋朝军政分治,这是军方的事情,朝廷确实不知近况,殿下,抱歉了。”

“这没什么,我只是随口问问。”

李建成的脸上露出一种掩饰不住的失望,无奈,他又叹息道:“听说晋阳宫被焚烧,令人揪心啊!”

谢思礼呵呵一笑,“这个……我们倒不是很难过。”

“为何?”李建成不解地问道。

“因为晋阳宫虽然被烧,但我们事先已转移人员和物资,没有死一人,也没有被抢走一粒粮食,所以大家都很振奋,现在齐心合力修缮,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殿下说过,只要保住人,那一切财富都可以重新创造。”

“说得好!”

连李建成也忍不住夸赞起来,这也一直是他的观念,民重于山,杨元庆这个沙场大将,居然还有这种想法,不简单,令李建成暗暗叹息一声,难道隋朝的均田令能推行得很顺利,关键是上位者重视民情啊!

相比之下,父皇却把大量的田产赏赐给皇亲国戚,造成现在无田可分的困境,不得不令李建成扼腕叹息。

众人又走了几里,从一队队训练的士兵旁经过,训练军士足有数万人之多,段德操忽然上前低声对李建成道:“殿下,这些原本都是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