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八十六章 最后通牒(第2/3页)

……

下午,杨师道跟随郑颂廷来到了东宫,他要求见太子李建成,双方重新商谈银钱发行之事,不多时,一名侍卫匆匆跑出宫门,对等候在宫门外的杨师道行一礼道:“太子殿下召见,请杨相国随我来!”

唐初的太子李建成是大唐拥有实权的储君,虽然李世民被封为尚书令,但实际上,大唐朝廷的政务是掌握在他的手中,除了一些重要的军国政务需要禀报父皇李渊外,一般都事务都是由李建成做最终决定。

在政务处理上,李渊对他很信任,这种信任早在李渊为隋臣时便建立了,多年来,李建成一直没有出仕为官,一直作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帮他处理各种官方事务,在成为太子后,他和父皇的这种协作关系便一直保留下来。

尽管是这样,李建成还是觉得自己的太子地位是在一天天动摇,而不是一天天巩固,母后对二弟偏爱,父皇对二弟的信任,都使他越来越不安,尤其最近发生了两件大事,更是直接动摇了他的太子根基。

一是组建金吾卫,负责长安城巡逻,任命雍王李道玄为金吾卫大将军,而年轻的李道玄便是李世民的心腹。

金吾卫从关中各军中抽调精锐士兵一万两千人,都是从李世民控制的军队中抽调,这等于就是李世民间接控制了长安城。

其次是唐风扩权,原来是负责对外收集情报,现在父皇又给唐风加了一道权力,内审权,也就是内部监视权,并没有限制监视范围,换而言之,唐风可以监视文武百官。

尽管这条内审权因为朝中重臣们的强烈反对而没有大规模实行,但李建成得到消息,唐风已经在监视部分大臣了,这两件大事便使李建成忧虑之极,只要条件成熟,李世民完全可以发动宫廷政变。

但李建成又不敢提醒父皇,只要他开口,父皇一定会大骂他内心阴暗卑鄙,只能找机会让其他大臣来提醒父皇。

显德殿太子书房内,李建成和平时一样,批阅着一份份奏疏,他的政务极为繁重,每天都要批阅一百余份奏疏,而且大部分奏疏他是最终决策者,如果失误,他需要承担责任,因此李建成格外谨慎,每天都要忙碌到很晚才能休息。

这时,一名侍卫走到书房门口禀报,“启禀殿下,隋使杨相国求见,说有重要事情和殿下商议。”

李建成这两天也准备抽出空来和杨师道再谈一谈,他们不可能无限期的僵持下去,唐朝提出的要求是隋朝关闭银矿,否则将彻底断绝和隋朝一切贸易往来。

这是唐朝的最后一种反制手段,断绝和隋朝的一切往来,包括人员和物资,这样即使有人走私,用隋朝银子买唐朝物资,量也不会太大。

但杨师道一直没有答复,让李建成等得有点不耐烦了,此时杨师道的到来,李建成没有拒绝,立刻点头道:“请他到务本堂会面。”

务本堂是李建成和大臣们商议政务的议事堂,就在偏殿的另一边,不多时,两名侍卫领着杨师道匆匆走进了务本堂,李建成已经先到一步等候他了。

杨师道立刻上前躬身施礼,“隋臣杨师道参见大唐太子殿下!”

李建成微微一笑,“杨相国请坐!”

“谢殿下。”

杨师道坐了下来,李建成也在上首坐下,他笑眯眯问道:“这半个月来,杨相国住得可好?有没有什么怠慢之处。”

杨师道连忙欠身道:“多谢殿下关心,师道住得非常好,各方面都照顾得很周到,也没有干涉自由,师道深表感谢!”

李建成呵呵一笑,“你是隋朝相国嘛!身份尊贵,当然是我们大唐的贵客,这是应该的。”

停一下,李建成又问道:“不知考虑了半个月,杨相国是否有了新的答复?我希望我们能愉快地结束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