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七十五章 条件苛刻(第2/3页)

羊群和狼谈判,无论送给狼多少羊羔,羊群最终也逃不掉被狼猎杀的命运,无论隋朝送给突厥多少利益,也阻拦不了突厥南下掠夺的事实,对付突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彻底消灭它。

在现阶段,隋朝还一时没有这种实力,只能想办法牵制住突厥,而牵制住突厥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它的另一个敌人,以前是乌图部,现在是西突厥。

杨元庆坐在官房里静静地沉思着,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殿下,是我!”这是魏征的声音,他是崔君素的谈判副手。

“进来吧!”杨元庆知道他是来给自己传递消息。

魏征匆匆走进,他脸色凝重,看得出谈判并不顺利,“说吧!突厥开出了什么条件?”杨元庆冷冷道。

“回禀殿下,突厥开出了三个条件,第一是确立双方不再是附庸从属关系,是平等两国,第二是全面放开贸易限制,不再限制货物类别,也不再限制民间贸易。”

“那第三呢?”前两个条件都在杨元庆的意料之中,他想知道第三个条件是什么?

“第三个条件便是要求我们把乌图余部交给突厥。”

“好大的口气!”

杨元庆忍不住怒极而笑,“那他能答应隋朝什么?突厥能给我们什么好处?”

“他们答应两年之内,绝不南下侵隋!”

房门口传来崔君素的声音,他走了进来,向杨元庆施一礼,“双方实在难以谈下去,所以暂时休会。”

杨元庆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是大隋之主,是最高决策者,他如果不冷静,就会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

杨元庆背着手走到窗前,这是他的一个习惯,当他心情烦躁时,他就会来到窗前,看一看远处的田野,看一看天空中的蓝天和白云,他的心就会渐渐平静下来。

“还有什么?”杨元庆的声音变得平静了。

魏征和崔君素对望一眼,他们都感受到了杨元庆的平静,这是他们希望看到情形,只有杨元庆冷静,他才会做出有利于大隋的正确决策。

崔君素连忙躬身施礼,“他说如果双方都能友好的达成共识,他们的可汗愿意迎娶隋朝贵族之女为突厥第一侧妃。”

“第一侧妃!”

杨元庆有些奇怪地问道:“为何不是可敦?”

“回禀殿下,微臣在迎接他来太原的路上已经问过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的可汗已经决定迎娶黠嘎斯的公主为可敦,这是黠嘎斯支持突厥的条件。”

杨元庆沉默不语,他听阿思朵说过,当初乌图部有两大外援,一个是黠嘎斯部,一个是都波部,乌图死后,这两大部落都不承认乌木扎,才使乌木扎举兵无援,迅速被突厥灭亡。

颉利可汗要娶黠嘎斯公主为可敦,显然是要拉拢这个西北方的第一大部落,这时,杨元庆忽然有一种隐约的记忆,好像和这个黠嘎斯公主有关,他似乎听谁提到过这个公主,但杨元庆却一时想不到在哪里听过。

不过眼前的事情需要先解决,杨元庆便缓缓对崔君素道:“先不急答复突厥使者,我需要考虑后再答复他。”

……

半个时辰后,杨元庆来到了裴府,马车走得很慢,裴青松快马疾奔,先赶去裴府报信了,当杨元庆的马车抵达裴府时,一名重要的裴家子弟裴曜已经等候在门口了。

裴曜是裴蕴的长孙,他的父亲裴论现任东郡长史,裴曜本人曾经在前隋担任过县令,但此时并没有出仕,负责掌管裴府中的大小事务。

当杨元庆的马车缓缓停下,他连忙迎了上来,躬身施礼,“参见楚王殿下!”

杨元庆微微一笑,“家主可在?”

裴曜恭敬地答道:“家主在书房等候殿下,请殿下随我来。”

杨元庆点点头,跟着裴曜进府去了。

这几天,一股寒流悄然而至,使天气骤然变冷,风也很大,所以裴矩也不再钓鱼,而是呆在书房里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