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七十四章 难得一致(第2/3页)

李渊终于恼火了,他极为不满地瞪了李建成一眼,重重哼了一声,“萧相国陈述时,不准任何人再插嘴,违令者赶出殿去。”

偏殿内变得鸦雀无声,萧瑀又继续道:“我们和突厥的贸易路线,基本上已经断绝,只有走张掖郡一条路,从张掖北上居延泽,再进入突厥境内,臣推算一下,这样走一趟最快也要两三个月,一年下来,也就两三趟而已,我们一次可以少量运一点生铁,多运布匹茶叶,这样,一年运去的生铁也不足为虑,但这一年内,可能局势就已大变。”

这时,众人终于明白了萧瑀的意思,利用路途遥远和时间上的拖延使生铁贸易变得有名无实,但唐朝想要的东西却得到了,众人不敢插嘴,都心中暗赞,果然是好计策。

李渊也大为赞成,他想了想问:“突厥也不是傻子,他们得不到生铁,岂肯配合我们攻打隋朝,这又该如何是好?”

萧瑀微微一笑,“陛下,除了官府贸易,还有民间贸易,官方贸易收紧,民间贸易却放开,突厥既可以从民间贸易上得到好处,我们的名声却不受影响,而且张掖那边胡商颇多,就让胡商去和突厥贸易,我们不加干涉,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大殿里一片窃窃私语声,裴寂又出列道:“陛下,萧相国说得极对,突厥需要生铁,他们就会想法设法得到,如果他们从外界无法得到,那他们就会自己想法冶炼,掠夺中原工匠,寻找草原矿源,那样反而会使其强大,不如开一个口子,让他们有途径获得生铁,便可绝了他们自立之心。”

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渐渐达成一致,李渊终于点了点头,“萧爱卿的方案,朕采纳了,就由萧爱卿全权负责此事。”

……

回到御书房,李渊立刻责备太子李建成道:“居上位者,首先是要考虑解决问题,你一句不合民族大义就否定了一切,那大唐的切身利益怎么办?朕可以接受你的民族大义,但你必须要拿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否则,你就是不切实际的空谈!”

李建成默然无语,其实他想说,就算大唐和突厥没有任何关系,突厥还是会进攻隋朝,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大唐不应该和突厥有什么瓜葛,只是现在说这些也没有意义了,他只得保持沉默。

李渊见他没有顶嘴,脸色也好了一点,“这件事朕就不多说你了,你还是把精力放到赈灾上面去吧!”

“是!儿臣遵旨。”

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口禀报:“启禀陛下,秦王紧急求见,说有关于隋朝的重大情报。”

李渊一怔,立刻下令:“宣他觐见!”

宦官飞奔去了,李建成躬身道:“父皇,那儿臣告退。”

李渊却摇摇头,“不!你留下,一起听一听。”

李建成见父皇刚才虽然责备自己,但内心还是很信任自己,并没有因为一件事就对自己有成见,他心中感动,便默默站到一旁。

这时,李世民匆匆走进,双膝跪下,恭敬地给父亲磕一个头,“儿臣参见父皇,祝父皇寿比南山,千秋永驻!”

李世民的恭敬让李渊很喜欢,他一摆手,笑眯眯道:“皇儿免礼,找父皇有什么事?”

“谢父皇!”

李世民站起身,躬身道:“今天儿臣接到太原唐风消息,隋朝开始大量制造银钱,推入市场,儿臣认为此事非常严重,所以特来禀报父皇。”

说完,他回头使个眼色,一名宦官用金盘将信和银钱呈上,李渊脸色凝重,他拾起信看了一遍,又把信给了李建成,随手从金盘中拾起两枚银钱,托在手心上看了半晌,眼中慢慢露出恐惧之色。

他回头看一眼李建成,李建成的脸色也极为严肃,他们都是治国者,怎么会不明白问题的严重,如果这些银钱流入大唐,那么大唐的财富就将被隋朝掠夺殆尽,直到这时,他们才终于意识到隋军夺走会宁郡所产生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