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三十六章 楚王亲书(第2/3页)

他叹了口气,语气中有些意志消沉,“看来我们得考虑后路了,你们几兄弟先商量一下吧!商量好了,把结果告诉我一声。”

来楷一惊,“那父亲怎么办?”

“我准备隐退了,带着你们母亲回丹阳郡安度晚年,忘记所有烦恼之事。”

“可是父亲,林欲静而风不止,父亲虽有心隐退,但天下未安定,恐怕父亲想隐退也办不到,这些南方群雄都盯着父亲呢!李密会第一个找到父亲,这不容质疑。”

来护儿眉头一皱,这确实是一件讨厌之事,李密居然要在东南发展,不习水战的中原之兵居然在江淮割据,他们能放过自己吗?

就在这时,舱门外有亲兵禀报:“启禀老将军,船下有隋使求见,就是上次的谢先生,说是千里迢迢赶来,请老将军务必见他。”

来护儿一怔,快步走出船舱,探头越过船舷向下望去,只见不远处岸上站着几人,在火把的照耀下,好像就是上次来的谢思礼,来护儿点了点头,“请他上来吧!”

来护儿和谢思礼算是同乡,谢思礼是江南名门谢氏家族的后人,随父迁去敦煌郡,祖籍江宁,而来护儿是江都人,老家就在长江边,和谢思礼的老家隔江相望。

所以两人相处颇为融洽,这次杨元庆又派谢思礼前来,就有一种势在必得之意。

很快,谢思礼在士兵的引领下,走进了船舱,躬身行一礼,“晚辈思礼参见老将军!”

“原来是谢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谢思礼笑了笑,又向来楷拱手见礼,来楷急道:“先生请坐下谈吧!”

来护儿感觉到儿子的心急,他不由瞥了儿子一眼,对谢思礼道:“先生请坐!”

谢思礼坐了下来,他也不含蓄,开门见山道:“我听说萧铣率八万大军剿灭了林士弘,现正在回兵途中,不日将到九江郡,老将军应该明白萧铣回来的后果,恐怕连岑文本也劝不住他,老将军有没有考虑自己的退路?”

来楷接口道:“父亲打算去丹阳郡隐居,但我们都认为这不太现实,逃不过李密之手,现在父亲感到很难办,不知谢先生有没有好的办法?”

谢思礼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来护儿,“这是楚王殿下给老将军的亲笔信,老将军请看一看吧!”

来护儿接过信,只见信皮上写着:‘隋尚书令、天下兵马大元帅、楚王杨元庆致隋来大将军。’

杨元庆至今只认他为隋朝大将军,而并不认可他在西梁朝的身份,来护儿暗暗叹息一声,取出了信。

信的内容令他微微吃了一惊,随即心中有些兴奋起来,杨元庆竟然要攻打高丽,召唤他回大隋效力。

来护儿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东征高丽的失败,以至于引发天下大乱,隋失其鹿,东征高丽的失败已成了他最大的耻辱,成了他毕生的憾事。

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再没有机会挽回遗憾了,却没有想到,杨元庆居然要征伐高丽。

来护儿也知道杨元庆在辽东大败高丽军之事,他对杨元庆很有信心,现在杨元庆邀请他再次出征高丽,来护儿真的心动了。

谢思礼又继续劝说道:“当年楚王殿下也参加了第二次东征高丽,不料因为玄感造反使他失去了攻打高丽的机会,也成为殿下最大遗憾,这次殿下准备再征高丽,他希望老将军做的副将,共同弥补当年的遗憾。”

来护儿虽年过六旬,但头脑异常清醒,思路敏捷,他立刻猜到了几分,杨元庆这么拉拢自己,他一定是要走海路。

来护儿随即又问道:“楚王殿下有海船吗?”

“有!在北平郡濡河口,已经有千余艘大海船。”

来护儿又沉默片刻,叹了口气道:“谢先生可留宿船上,让我想一想,明天一早,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给先生一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