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西风残月冷沙场 第五十六章 士信之择(第2/3页)

常何吓得魂飞魄散,战马连退几步,他想逃跑,但他却有心无力,只得硬着头皮挥动长刀上前。

“罗士信,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这般穷追不舍?”

罗士信冷笑一声,咬牙切齿道:“真的无冤无仇吗?”

“我知道你是指张须陀,但他是自尽而亡,而且是战死沙场,又有何仇怨?”

“放屁!”

罗士信大吼一声,“常贼,拿命来!”

他催马上前,分心便刺,铁枪快如闪电,常何吓得手忙脚乱,举刀相隔,他使一把五十斤重的雁翎长刀,眼看长枪刺至,他奋力向外架去。

‘当!’一声闷响,大铁枪极为沉重,他竟然没有能架开,只听‘噗!’一声,大铁枪刺穿了常何的前胸,枪尖从后背透出。

罗士信抽出枪,冷冷地望着常何,常何呆呆地看着罗士信,眼中露出绝望之色,最后眼中没有了生机,翻身落马而亡。

罗士信翻身下马,从常何的战马上取下师父的七星冷月刀,抽出战刀,手起刀落,剁下了常何的人头,罗士信忍不住仰天大吼一声。

常何的一百余名手下见主将已死,皆调转马头逃去,山道上只留下常何一具孤零零的尸体。

……

烈火烧了一夜,到天亮时,唐军大营的火势已渐渐熄灭,整座大营烧为白地,对唐军的围剿也已停止,共俘获唐军两万三千余人。

杨元庆在数十名将领陪同下,视察被烧毁的唐营,在唐营不远处,缴获的兵甲武器堆积如山,一队队唐军战俘在隋军士兵的监视下垂头丧气走过。

“教训深刻啊!”

杨元庆叹息一声对众将道:“只要二十几人,加上一场大火便毁掉了一支军队,不费一兵一卒,由此可见驻营和防御的重要,大家要记住了,战争期间尽量不要采取野外驻营,要驻扎在城内,宁可夜间行军,也不可驻营大意。”

众人都默默点头,虽然这次唐军兵败有些匪夷所思,可它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也不能说唐军大意,确实是防不胜防。

根本原因还是驻营出了问题,不该驻营在平地,使骑兵成了大营的严重威胁,迫使唐军不得不集结重兵应对,从而分散了唐军的防御。

这时,萧延年率领二十名斥候上前单膝跪下,“卑职幸不辱命,特向总管交令!”

二十名斥候骑兵也一起跪下,杨元庆看了他们一眼,问道:“可有弟兄伤亡?”

“回禀总管,无一人伤亡。”

杨元庆点点头,“这次你们立下首功,我杨元庆有功必封赏,你们每人升一级,萧延年升为都尉,另赏你们银两千两,绢二千匹。”

众人大喜,“谢总管封赏!”

这时,有士兵来报,“罗将军回来了。”

杨元庆脸一沉,厉声道:“带他上来!”

片刻,罗士信被带了上来,他单膝跪下道:“卑职追杀常何,特向总管交令。”

杨元庆哼了一声,“是不是因为常何好杀,而李元吉不好对付,你便捡软的捏?”

罗士信低下头,半晌道:“卑职因和常何有私仇,所以最后选择报私仇,而没有追击李元吉,卑职有罪!”

杨元庆注视他半晌,心中也很无可奈何,他知道罗士信追常何是要去替师父张须陀报仇,他只是希望罗士信能给自己一个理由,为什么不去追李元吉,而是去追常何。

比如不能肯定情报是否准确,比如李元吉已经远去,追之不及等等,偏偏这个家伙实话是说,为报私仇而放过李元吉,这让他很难办。

沉默片刻,杨元庆又问:“那你可追上常何?”

罗士信从背上取下包裹,把包裹解开,双手高高举起,“请总管一观!”

包裹里的人头正是常何,杨元庆点了点头,对罗士信道:“你虽然斩杀常何有功,但你主次不分,以致李元吉逃跑,这是你的责任,我罚你功过相抵,此次战役,罚你寸功皆无,你可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