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风起云涌河东道 第五十二章 死不瞑目(第2/3页)

“我明白了,你先去吧!一定要给家族写封信,把事情解释清楚,告诉他们,将来我统一南方时,还需要他们鼎力协助。”

……

萧琎告辞下去了,杨元庆背着手走到东墙边,凝视着墙上挂的河西及陇右地图,敦煌郡位于遥远的西北,但它却是河西和西域的关键连接点,如果能在西域打下这根楔子,控制住敦煌郡,那么他将来无论是收复河西还是进军西域,他都有了一个最好的跳板。

不过,杨元庆也知道李渊绝不会轻易放弃敦煌这个战略要地,一场争夺敦煌郡的战役必然会爆发,就不知苏定方和杨大郎是否能顶得住?杨元庆眼睛里闪过一丝深深的忧虑。

……

隋军三千骑兵已经离开了玉门关这座古老的关隘,驻扎在玉门关南面的常乐县,这里也是属于敦煌郡,是一座只有两千余居民的小县城,没有什么驻军,城池矮小破旧,只能勉强防御戈壁上的苍狼。

隋军大营便驻扎在县城外,大帐内,主将苏定方站在地图旁正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一名斥候的最新报告。

“……李兆锦的军队现在位于柳园附近,约一万人。”

苏定方找到了地图上的柳园,这是离敦煌县城约八十里的一座小镇,因为有一面湖水而引来几十户人家的聚居,距离他所在的常乐县越四十里。

苏定方今年二十七岁,如果算上仁寿四年的哈利湖之战,那么他跟随杨元庆已经十几年了,从一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一步步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大将,在当年攻打伊吾时,他也有过轻信人的失误,险些使手下一百余人全军覆没,从那次以后,他便慢慢成熟了。

这一次,杨元庆任命他为玉门道行军总管,全权负责敦煌和伊吾郡的夺取,此外,还要他拿下鄯善郡和且末郡,苏定方觉得自己肩负重任,他对自己同样充满了信心。

苏定方已得到了李珠的情报,李兆锦一共有一万五千人,其中三千人驻扎在伊吾郡,敦煌县的驻军有一万两千余人,现在李兆锦亲自率领一万人前来迎战,那么留守敦煌郡的人就还有两千人,现在他需要和李珠联系上。

刚想到这,帐外有士兵报告,“启禀苏将军,李沙陀将军派手下送来情报。”

“命他进来!”

片刻,一名李沙陀的手下斥候匆匆走进大帐,单膝跪下抱拳道:“禀报苏将军,李将军有紧急情报。”

斥候将一份情报呈上,苏定方接过情报慢慢展开来,仔细读了一遍,守敦煌县的有两千人,都是李珠的手下,果然不出自己的所料,李珠已经断了李兆锦的后路,那么李兆锦的一万人中,至少有三千人是李珠的军队。

“李沙陀将军现在在哪里?”苏定方又问道。

“回禀将军李沙陀将军奉李珠将军之命,率军守敦煌县。”

苏定方点点头,有李珠这个最大的内应战,那么这场夺取敦煌郡的战役就变得异常简单了,他立刻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全军上马,向柳园进军!”

三千骑兵早已准备就绪,随着苏定方的一声令下,三千骑兵飞身上了战马,奔出营门,浩浩荡荡向柳园方向疾奔而去,此时正是中午时间,柳园并不远,只有四十里,一个时辰后便可杀到。

……

柳园位于常乐县和敦煌县之间,这里有一片占地上千亩的古老沼泽湖泊,湖泊内长满了红柳树,故而起名为柳园。

紧靠这片湖泊的西北角有一个镇子,只有三四十户人家,靠放牧和在湖泊内捕鱼为生,商人经过时,他们也可以向商人提供食宿而获得一点报酬。

这个小镇古老而又宁静,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他们的宁静,一万多人的军队出现在镇子外,数百名士兵冲进了他们镇子,挨家按户搜查敌军的探子,镇子的居民纷纷乘船逃进湖中,躲在湖中小岛上,等待战争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