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宛转扬州花园里 第三十七章 被迫南撤(第2/3页)

一万八千唐军终于冲到城墙前,弓箭战骤然爆发,城上城下密密麻麻的箭矢布成一幕巨大的箭网,将天空的遮蔽了,城上不断有士兵中箭,惨叫着跌下城头,城下死尸累累。

一架架攻城梯搭上城头,成群士兵向城头攀爬进攻,两边箭如急雨,从两边射向梯上敌军,但攻城梯宽达六尺,三人同时登城,两边之人用盾牌护卫侧翼,中间一人也用盾牌正面顶住,大石砸下,前面人翻滚着坠下次城头,后面之人又紧接着冲上。

崔破军见敌军攻城顽强,不肯退却,便下令道:“用火油烧梯!”

命令下达,一桶桶火油迎头浇下,大火轰地燃烧起来,火舌顺着攻城梯迅速向下蔓延,城梯上的士兵身上也燃烧起来,惊恐得大声惨叫,不顾一切地向城下跳去,很多人都直接摔进旱沟,被尖利的枪头刺穿……

远处一座土丘上,李世民带着数十名战将在观战,望着城墙上和城下一片火海,将领们的眼中都充满了震惊,他们都是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丰州军的火战。

李世民默然无语,心中却无比痛惜,这都是他的精锐之军,却为了给父亲一个交代来送死,攻下霍邑县又如何,难道他还真要去反攻太原吗?他终于叹息一声,下令道:“传令收兵!”

‘当!当!当!’

收兵的钟声敲响,剩余一万六千余士兵如潮水般地退了下来,尉迟恭满面羞愧,上前单膝跪下请罪,“卑职损兵折将,攻不下城池,请大帅责罚!”

李世民摇摇头,“非你之过,收兵回营!”

大军撤回了大营,仅仅两个时辰的攻城战,便死伤四千余人,这个损失令李世民闷闷不乐,刚到中军帐,便有亲兵来报,“禀报大帅,河东郡紧急快信!”

李世民精神一振,回头急问:“信在哪里?”

一名亲兵将一封快信送上,李世民打开快信匆匆看了一遍,不由又惊又怒,他的兄弟元吉已经走西面的文城郡逃到了河东郡,太原城三天前便丢了,更令他怒不可遏的是,元吉竟然不派人告诉他一声,自己还在这里拼命攻打霍邑郡前去太原救他。

李世民沉思片刻,毅然做出了决定,“传我的命令,大军撤回临汾县。”

……

就在李世民率军南撤临汾县的同时,丰州军也做出了战略部署,杨元庆命徐世勣为左军都督,罗士信为副将,率军三万夺取龙泉郡;又命李靖为右军都督,苏定方为副将,同样率军三万夺取上党郡;

杨元庆则亲率三万精兵南下霍邑县,和李世民军正面对峙,同时,他又命裴行俨率一万骑兵杀回关内,重新夺回延安郡。

太原城内,三万精兵已经集结完毕,等待出发的命令,就在主帅杨元庆即将出发之时,丰州总管府长史杜如晦从丰州赶到了太原城。

“想不到我会这么快过来吧!”杜如晦大笑道,他身后跟着户曹参军事魏征。

杨元庆给了他肩窝一拳,也笑道:“我昨天才派人去丰州报喜,你今天就跑来了,我还以为你是长翅膀飞过来,你这么急着过来做什么?”

杜如晦嘿嘿一笑,“你们这里打仗立功发财,却把我丢在丰州,我可不吃这个亏,有油水要大家均分,再不赶来,恐怕连汤都不剩了。”

众人大笑起来,杨元庆也发现杜如晦也渐渐变得开朗幽默,不再像从前那样沉默寡言,这倒是个好的改变。

杨元庆眨眨眼笑道:“既然要分油水,我就带你去仓库看看,看你能分点什么?”

他又对魏征道:“魏参军来得正好,以后看管家财就是你份内之事,一起去吧!”

杨元庆也暂时延后出发,带着杜如晦等人向太原城仓城而去。

太原城也和榆林城一样,专门修建了一座仓城,仓城就在太原城内,位于城区东北角,占地数百亩,有大大小小上百座库房,也修建一座水门,一条人工槽渠通往汾河,所有的物资都是用船来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