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双雄崛起北与南 第二十七章 关中之变(第2/3页)

这句话戳中了宇文述的要害,宇文述就像泄气的皮囊,一下子软了下来,他颓然坐下,半晌,他口气也变软了,“可是……我就算让他们投降,将士们也不肯,我也没有办法。”

“这个我们知道,我大哥的意思是,宇文相国大败一场,一切都解决了。”

“你们想让我怎么败?”宇文述警惕地问道。

“只要宇文相国贪功冒进,一路攻打到蓝田县,结果粮草被我们断了……”

“哼!杨玄感想得倒挺美,那我儿子呢!什么时候放出来?”

“只要粮草被劫,我们马上就放人,绝不虚言。”

宇文述背着手走了几步,用五万隋军换儿子,他并不在意,只是五万隋军大败,而自己的儿子却回来,这有点不好向杨广解释,或者,索性让儿子隐藏在丹阳郡,不让人知道他已回来。

想得这,宇文述道:“放我儿子不能声张,悄悄派人送到我指定的地方,必须是这样,我才能答应。”

“好!那我们就一言为定。”

杨积善和宇文述达成了协议,便匆匆离去了,宇文述望着他的背影,不由冷笑一声,自言自语,“杨玄感,你把老夫想得太简单了吧!”

……

当天下午,宇文述下令大军疾速长安方向进军,两天后,五万大军抵达了蓝田县以北,五万大军灞水东岸驻营,这里离灞上只有二十里了。

由于宇文述率大军进军太快,他的辎重队被抛在五十里外。

夜幕中,杨玄感几乎倾巢而出,他只留两万军守城,其余十五万大军分兵两路,一路由族弟杨玄敬率领,共五万前去截断隋军后勤辎重,而另一路十万大军由他亲自率领,向灞上扑去,十万大军在灞上停住了步伐,等待杨玄敬的消息。

杨玄感骑马立在一座山丘上,远远眺望南方,宇文述的大军并不远,就在二十里外,这一战他期待已久,当年他像条狗一样,被宇文述追赶,今天他要宇文述加倍还回来,只要打赢这一战,他的声望将高涨百倍。

这时,谢思礼来到他身旁,躬身行一礼,低声道:“楚公,我觉得此战不妥。”

“为何?”杨玄感瞥了他一眼,心中有些不高兴。

“楚公,宇文述毕竟是老将,他不会任宰割,卑职认为他应该有准备,楚公不能放了宇文化及,要继续捏在手上要挟他,一旦宇文化及,他就会全力应对,楚公,我们未必是五万隋军的对手。”

杨玄感半晌才淡淡道:“人我已经放了,你现在才说这话,又有什么用呢?”

谢思礼一怔,立刻大急道:“人几时放的,现在还能追回来吗?楚公,快去追回来!”

“放肆!”

杨玄感一声怒喝:“你敢对我这样说话吗?”

谢思礼忍住心中的焦急道:“事关重大,卑职心中焦急,请恕我失礼。”

“算了,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你不要再管,再说,我既已许之,又何悔之有?你退下吧!”

谢思礼心中暗叹一声,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啊!他转身离开了山丘,杨玄感望着他的背影走远,不由重重哼了一声,这个谢思礼来历不明,他安敢轻信?

谢思礼策马下了山丘,谢映登迎了上来,低声问:“怎么样?”

谢思礼摇摇头,“他已经不信任我了,估计只有杨家人才劝得了他。”

“杨家人那帮蠢货,他们懂什么,只有玄奖和杨巍稍好,可惜他们都在扶风郡。”

谢映登拍拍他肩膀,“不要再多想,你也尽力了,若败了也是他的命。”

谢思礼心中郁闷,他现在知道大业九年为什么杨玄感会失败了,此人有一个致命的毛病,稍胜即骄,落魄的时候他还能听一听良言良策,可一旦取得一点胜利,便骄傲自大,一意孤行,难怪李密会离他而去。

以宇文述的老辣,他怎么可能乖乖地把粮草拿给杨玄感去劫?他以为有宇文述造反的把柄,宇文述就被他要挟住吗?只要宇文述不承认,一切都是捏造,宇文述在意的是人,是他的儿子,一旦放了宇文化及,宇文述不会有任何顾忌了,可偏偏杨玄感在这关键却要遵守什么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