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风云激荡第九年 第二十三章 远方来人(第2/3页)

“好咧!”

伙计刚要走,高颎又叫住他,好奇地问:“怎么有这么多读书士子,附近有官学吗?”

伙计笑着解释道:“老爷子是刚来五原郡吧!官学倒是在百步外,不过大后天将是五原郡的秋试,现在县城里集中了四五千读书人,都想着考试求功名呢!”

高颎点点头,“原来如此,你去吧!尽快上菜。”

伙计奔去了,江佩华抿嘴一笑,低声道:“如果这些士子知道阁老在这里,不知会有什么反应?”

高颎呵呵一笑,捋须道:“我已淡出朝堂多年,估计这些年轻士子都已不知道我,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可以不知道高颎,但不能不知道杨元庆。”

江佩华默默点了点头,她已一年多未见到杨元庆,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伙计片刻送来瓜果和清水,又给护卫们上了烤肉和蒲桃酒,酒桌上变得热闹起来,渐渐地,士子们也不再关注江佩华,他们又开始谈论起天下之事。

一名士子大声道:“诸君可听说杨义臣在高鸡泊斩杀了张金称和高士达,击溃乱匪二十余万,河北之乱平矣!”

角落里一人却冷笑道:“平个屁!杨义臣一个瞎子罢了,自以为有功,他不过是在给窦建德做嫁衣,替窦建德杀了张金称和高士达,河北乱匪更加强盛。”

高颎有些惊讶,他向此人望去,只见另一边的角落里坐着一个年轻的黑脸士子,衣着寒酸,和另外几人一桌,高颖暗暗忖道:“此人倒了解河北之乱。”

几名士子脸胀得通红,站起身斥道:“你又知道什么?在这里胡言乱语。”

那名黑脸士子却不慌不忙道:“在下知道窦建德礼贤下士,宽以待人,绝非草莽之辈,将来必成河北之雄,他早想除掉张金称和高士达,是怕失失军心,现在杨义臣替他除去,他岂不快哉?我还知道,蒲山郡公李密投靠了瓦岗,朝廷却不闻不问,日后瓦岗必成朝廷心腹大患。”

李密上了瓦岗,酒楼里一片寂静,更多人是疑惑,此时李密并没有什么名声,众人只知道他是关陇贵族,但他有什么才学却很少有人知晓,高颎却知道李密大才,当年杨素最看重李密,特命儿子玄感和李密交往,不料李密却投靠了瓦岗,这让高颎也颇为惊讶。

他端起茶杯慢慢走到黑脸士子前,肃然问道:“李密投靠了瓦岗,这个消息可当真?”

黑脸士子点点头,“千真万确!”

他忍不住又叹道:“我认识李密,劝他来丰州投杨总管,他却断然拒绝。”

高颎若有所悟,又笑问他道:“你认为李密为何不肯来丰州?”

“我以为是一山不容二虎!”

高颎暗暗赞叹,“这个年轻人倒颇有几分眼光。”

“小友是哪里人?口音不太像关陇一带。”

黑脸士子见高颎气质儒雅,目光湛然,非同于常人,他不由肃然起敬,起身施礼,“在下荥阳士子张亮,家境贫寒,求仕无门,听说丰州以才取士,所以特来报考。”

高颎捋须点点头,“希望你能金榜高中。”

他又对众人道:“以才取士是大势所趋,只要大家有真才实学,就一定有发挥才能的机会,就算这次考不中,也不要灰心,只要再刻苦攻读,明年还有机会,年轻人的锐气和青春,是你们最大的财富,你们也是大隋王朝的希望。”

高颎的话赢来酒楼士子的一片鼓掌声,他们谁也想不到,这位慈祥而卓然不凡的老人,便是大隋王朝最德高望重的宰相。

忽然,酒楼外传来一阵激烈的马蹄声响,仿佛有千余骑兵到来,酒楼内外一片鸦雀无声,所有士子都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江佩华站起身向窗外望去,片刻,她脸上露出一丝温柔的笑容,只是帷帽面纱遮住了脸庞,没有人能看见她的笑意,这时,楼梯口一阵急促的奔跑声,酒肆掌柜跑上来对高颎连连施礼道歉,“老先生,是我怠慢了,杨总管亲自来迎接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