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三十五章 孤家寡人(第2/3页)

宇文述心中大喜,四箱黄金终于落袋为安,但他却不敢告退,杨广只说了李渊,还没有说元弘嗣,一种直觉告诉他,元家才是今天的重头戏。

杨广将李渊的任命奏折扔进批准篮子中,将笔放下,他背着手走到窗前,显得有些心事重重,在第一次高丽之战没有达到目的后,他便在考虑发动第二次高丽战争,但杨元庆却劝他不要急于作决定,观察各方面的动静,但两个月过去,他却没有任何发现,杨广心中又有几分按耐不住了。

“宇文爱卿,朕对辽东之役不甘心啊!”杨广轻轻叹了口气。

宇文述心中一跳,上次虞世基来他府中拜访时,曾经暗示过他,杨广还想再打高丽,他似信非信,但现在看来,确实是有这个意思。

杨广回过头注视着他,他是想听听宇文述的意见,宇文述心中一慌,这件事他还没有考虑好,他心念急转,便小心翼翼问道:“陛下,不知杨元庆是什么态度?”

他用杨元庆挡一下,给自己争取一点时间,杨广缓缓道:“两个月前,朕就问过他,他建议朕不用急于做出决定,多观察各个势力的动向,可朕观察了两个月,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动,让朕有些失望,朕就想问问你的意见。”

宇文述心中一阵嫉恨,他居然比杨元庆晚了两个月,就在这时,他脑海里灵光一闪,他想到了一个对策,一个对自己极为有利的对策。

“陛下,杨总管的建议其实并没有错,只是他毕竟年轻,一些细节上没有考虑好。”

杨广转过身,饶有兴致地注视着他,“你具体说说!”

宇文述此时最渴望的事情,就是天下大乱,他才能就中取事,他心中比谁都清楚,现在大隋的政局不能稳定,一旦政局稳定下来,他天下大乱的希望就会落空。

“不知陛下想过没有,为什么关陇贵族没有异动?臣以为,根本原因是圣上坐镇京城的缘故,使他们不敢妄动,假如陛下离开京城,臣相信,所有的鼠蛇之辈都会蠢蠢欲动。”

“说下去!”杨广目光变得明亮锐利,宇文述完全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陛下,臣也劝陛下发动第二次辽东战役,但臣的意思是陛下引而不打,这其实只是一个引蛇出洞之计,只要关陇贵族出现异动,陛下便可及时回京镇压。”

杨广的瞳孔缩成一线,闪烁着一种难以掩饰的赞赏,引而不打,这是一种高明之极的策略。

杨广背着手在房间内来回踱步,他早就想发动第二次高丽之战,虽然杨元庆劝他先观察再决定,但那不是他举棋不定的原因,真是的原因是他第一次战役并没有达到目的,他对自己的方案有点动摇了,而宇文述的方案却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使他看到了另一种更好的办法,引而不打,诱敌之计,这无疑是最佳的策略。

当然,他还需要再考虑考虑,把这个计划考虑周详。

宇文述察言观色,知道不用再说下去了,只要确立了方向,杨广就会顺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地发生。

“臣不打扰陛下,告辞!”

“去吧!”

宇文述行一礼,慢慢退下去,当他走出门之时,他心中还是忍不住一叹,他已经发现了杨广最大的弱点,那就是‘轻民’,他至今都没有把各地蜂拥而起的乱民贼寇放在心上,说到底,还是杨家的江山到手太容易了。

……

半个时辰后,兵部侍郎斛斯政走进了御书房,斛斯政也是北魏贵族之后,他祖父斛斯椿在北魏分裂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斛斯椿当年是个反复投降的奸佞之臣,到了他孙子这一辈,斛斯政也同样逃不脱一个‘佞’字。

斛斯政也是察言观色的高手,他迎合圣意,在高丽备战中,斛斯政调动全国之兵不遗余力,深得杨广赞赏,也得到了杨广的信赖,委予他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