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青海长云暗雪山 第三十九章 双女初见(第2/3页)

出尘见敏秋夸奖自己女儿,她心中对敏秋更添了一分好感,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她睡了一路,也该醒了。”

话音刚落,敏秋怀中的孩子立刻啼哭起来,敏秋顿时慌了手脚,“她醒了!”

“没事的,给我吧!”

出尘接过女儿,抱在怀中轻轻地哄着,冰儿却啼哭不止,声音响亮,出尘笑道:“听她这凶巴巴的哭声,就知道她是饿了。”

敏秋连忙道:“我准备了酪浆,现在还热呢!”

南方人不喝酪浆,出尘怕女儿不习惯,有些为难道:“有米粥吗?”

“有!我用上好的湖州米特地熬了一罐米粥,就怕小家伙不习惯酪浆。”

她连忙吩咐丫鬟,“快去取米粥,在我的西厢房里。”

敏秋又笑道:“我特地给你们收拾了一间院子,屋里很暖和,我们去屋里说话吧!”

正是有了孩子这个共同语言,便化解了敏秋和出尘第一次见面的尴尬,众丫鬟婆子簇拥着她们进了府邸。

……

雪依然在纷纷扬扬地下,宣政殿广场上,数百名宦官正在清扫刚刚积起的一层薄雪,杨元庆站在台阶下耐心地等待着皇帝杨广的召见。

这时,一阵脚步声从偏殿回廊处传来,杨元庆回头,只见一名官员正急匆匆走来,一根立柱挡住了他的脸庞,杨元庆只看见了一只紫金鱼袋,这至少是一名从三品高官。

很快,官员从回廊里走出,杨元庆微微一怔,竟然是李渊,李渊原来只是从四品殿内少监,竟然升官了吗?

只见李渊红光满面,意气飞扬,显然刚刚面圣得到了好消息,这时李渊也看见了杨元庆,他立刻满脸堆笑走了上来,老远便拱手道:“杨大将军,好久不见了!”

杨元庆除掉了张瑾,李渊便是最大的间接受益者,杨广为了维持关陇贵族的平衡,填补张瑾的空缺,便提升李渊大理寺卿,正式升为从三品高官,使李渊正式步入了高官的行列。

这令李渊欢喜无限,他怎么也想不到最后一场官场残酷斗争的结果,竟然是他李渊获利。

刚才李渊面圣,杨广心情颇好,他知道李渊子女多,家境不是很宽裕,便将一座位于长安以西,靠近渭河的田庄赏给了他,这是张瑾的田庄,占地数千亩,使李渊升官发财,双喜临门。

所以当他看见杨元庆时,笑容也明媚了许多,若没有杨元庆扳倒张瑾,他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收获。

杨元庆是在半路上知道自己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接替了从前张瑾的职务,爵位也升为郡公。

他见李渊满面荣光,便回礼笑道:“李少卿可是升官了?”

“蒙圣上厚爱,升了一点点,现在是大理寺卿。”

李渊笑眯了眼,连连摆手,“官卑职小,不值一提,见笑!见笑!”

“那我就该称李寺卿了,恭喜!”

两人寒暄几句,这时,远处传来侍卫高喝:“圣上有旨,宣左骁卫大将军杨元庆觐见!”

“李寺卿,圣上宣我觐见,改日我再登门拜访!”

“那好,我就备薄酒,等待杨将军上门,我们共叙旧日友情。”

李渊拱拱手走了,杨元庆望着他的背影,心中也不得不佩服这个李渊心机深沉,在背后编谶语捅了自己一刀,这会儿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笑容之亲切,语气之真诚,没有半点虚假之感,还要共叙旧日友情,当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盟友,有的只是利益交集。

杨元庆摇摇头,转身向御书房走去。

御书房内温暖如春,大隋皇帝杨广刚刚接见完李渊,又准备批阅奏折,其实杨广也是十天前刚刚回来,他去了恒山祭天,他登基已经近五年,可真正呆在京城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天下各地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