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凌云健笔意纵横 第三十八章 齐府隐忧(第2/3页)

皇甫诩一路想了很久,他终于悟通一个道理,杨元庆其实是圣上派来试探齐王的一颗棋子,如果现在齐王憋狠了心要和杨元庆较量,那最后他非但不是杨元庆的对手,最后还会丧失扳回本钱的一线希望,使圣上最终看透他。

真正有智慧的人要学会承认眼前的失败,要向杨元庆认输,要把目光放长远,而不是眼前和杨元庆的一味揪斗,甚至要全力配合杨元庆解决流民问题,这才是明智之举。

他想好好再劝一劝齐王,怎奈他已经睡着了,皇甫诩无奈,只得过几天再说此事,他旁边的侍女点点头,便起身离去了,回自己的房间。

……

在齐王府庞大的后花园里,有一座不大的道观,这里便是杨暕专门给上仙潘诞修建的一座修仙参道之处。

此时,在一座清幽的道房内,杨暕派来服侍潘诞的八名侍女已经替潘诞洗净了身子,并给他的伤口换了药,潘诞惨遭毒打,肋骨被踢断一根,一名老命几乎丧在杨元庆手中。

这可以说是潘诞的奇耻大辱,使潘诞心中对杨元庆充满了刻骨的仇恨,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杀死杨元庆,将他挫骨扬灰,但他是一个出家人,他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寄希望在齐王的身上。

八名侍女小心地服侍着他,尽管八名侍女个个千娇百媚,但现在身上的伤痛和心中的仇恨使潘诞今晚对她们没有兴趣,他摆了摆手,“你们下去!”

八名侍女施一礼,慢慢退下去了,潘诞又对他的大徒弟招了招手,大徒弟名叫清风,是一个极为精明能干的中年道士,深得潘诞的信赖,同时他颇有武艺,也是所有徒弟中没有受伤的两人之一。

清风跪在师傅面前,“师傅,有什么指示吗?”

“你刚才去齐王那里,他怎么不来做道场?”

“回禀师傅,齐王在书房里和皇甫先生密谈,他的侍卫把守住院门,不准徒儿进去。”

“皇甫诩!”

潘诞听到这个名字,心中就涌起一种恨意,这个皇甫诩不止一次劝齐王不要理睬自己,要不是他道法高明,他早就被齐王冷落了,这个皇甫诩就是挡他富贵路上的一座大山。

现在齐王和皇甫诩密谈,竟然连晚上的道场都不来参加了,而中午时,他明明答应得好好的,难道又是因为皇甫诩的劝说而改变主意了吗?

“这个该死的皇甫诩,竟要对我落井下石吗?”

潘诞恨得一阵咬牙切齿,清风连忙劝他,“师傅,还是先养好伤病,再和齐王做法事,也不晚啊!”

“你懂个屁!”

潘诞狠狠骂了徒弟一句,“这些达官贵人都是喜新厌旧之辈,若等我养好伤,他早就把我忘了,还替我们报什么仇,必须要及时笼络住他,不能让他听了皇甫诩的谗言。”

“可是……我们也没有办法。”

“谁说我们没有办法,等齐王派去五台山的人回来,办法不就有了吗?”

潘诞眼睛里闪烁着得意的神色,他又有点不放心问:“五台山那边布置好了吗?”

“明月带了十几个师弟去,师叔应该会很配合。”

潘诞一颗心放下,他眼珠忽地一转,心中有了一条妙计,便对清风道:“你附耳过来,我有一计,要先去布置!”

他对徒弟低语几句,清风点点头,快步走了。

……

天渐渐亮了,洛阳上东门外出现了一片壮观的景象,在京城以东辽阔的旷野里,密密麻麻的帐篷一眼望不见边际,一顶挨着一顶,足有数万顶之多。

几天前圣旨到来,命令在上东门外建立一处流民营,尽管留守京城官员们搭建了上万顶帐篷,但因为赈济不得力,住在流民营无粮可食,使得流民们都不愿住在这里,又纷纷返回了京城内。

而昨天晚上,参与北市抢劫常平仓的十几万流民被强行安置在流民营中,他们手中有了几万石粮食,心中都安定了很多,不再急于返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