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凌云健笔意纵横 第十二章 北巡讯至(第2/3页)

旁边杨思恩眉头一皱道:“将军,河套地区能承受这么人口吗?”

杜如晦笑了起来,“思恩多虑了,现在整个河套地区才五万多人口,你知道汉时河套地区有多少人吗?汉元始二年有记载,当时河套地区共设立了九十个县,三十余万户,人口一百四十六万余人,现在还差得远呢!”

杨元庆点点头,“杜县令说得对,关键是要获得朝廷的支持,圣上很快就要巡视五原郡,我们要趁这个机会争取到圣上对五原郡的支持,这也是我来大利城的原因,我们必须要准备充满,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到。”

说到皇帝巡视,杜如晦又忧心起来,皇帝巡视一般都要地方献食,如果是几十人几百人倒没有问题,但当今皇帝巡视都是几十万人,百官、后宫、数十万军队,一个郡根本就负担不起,前两年去江南巡视,连江南那些富庶的郡县都喊吃不消,更不用说五原郡这样人口稀少的郡县。

杜如晦正想和杨元庆商量一下献食之事,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士兵的禀报,“杨总管,朝廷使者来了,要立刻见你。”

杨元庆笑着对众人道:“刚说朝廷,朝廷就来人了。”

他又回头问:“使臣在哪里?”

“已经到了,在县衙等候!”

杨元庆点点头,对杜如晦和杨思恩道:“走吧!一起去见使者。”

众人下了石洞,片刻便来到了县衙,杨元庆走进房间便一眼看见了裴晋,他不由笑了起来,“原来是你!”

裴晋是裴敏秋的堂兄,和杨元庆见过几次,裴晋拱拱手笑道:“元庆,让我好找!”

这时,杜如晦也走了进来,一下子愣住了,裴晋愣住了,随即两人哈哈大笑,紧紧拥抱在一起。

杜如晦在肩窝捶了一拳,笑道:“你这家伙,来大利县居然不说一声。”

“惭愧啊!克明兄,我竟然不知道你在大利城,大家都说你在榆林郡。”

“你们认识?”杨元庆含笑问道。

杜如晦一指裴晋微微笑道:“你这位内兄和我是同窗,我们同室而居五六年,你信不信,他现在穿的内袍说不定还是我的。”

杜如晦一向刻板严肃,他此时的幽默让杨元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杨元庆见已经到中午了,便笑道:“我请大家吃午饭,正好给裴兄洗尘。”

“元庆,我还公事!”裴晋急道。

杨元庆拍了拍裴晋的肩膀,笑眯眯道:“公事一般都在酒桌上谈。”

……

大利城经过三年前一战后,变得越来越繁华,人口已经突破三万,内城是居住区和行政区,保持着安静,而外城,也就是当年烧死上万薛延陀军的内外城之间一片月牙形阔地,已经变成了繁华的商业区,两边密密麻麻修满了两层楼的房屋,商铺、酒肆、客栈、青楼、赌馆、邸店,各种各样的店铺足有数百家之多。

大利城也是大隋灵武道对突厥贸易的交市所在地,来自天南地北的客人汇集于此,大街两边旗幡,吆喝声此起彼伏。

杨元庆带着裴晋一行来到了大利城最大的酒肆,乌海酒肆,酒肆掌柜早已得到衙役的消息,收拾好了最好的单间,等待贵客到来。

“杨总管,好久不见了。”掌柜满脸堆笑迎了上来。

他又连忙给杜如晦和杨思恩施礼,今天五原郡和大利县的军政首脑都来了,让他有点手忙脚乱。

杨元庆见掌柜和伙计都出来了,便摆摆手笑道:“不用这么客气,把你的特色菜都端上来,让远方客人尝一尝我们大利城的美味。”

“放心吧!小人亲自下厨,包客人满意。”

掌柜慌忙安排去了,杨元庆请裴晋上二楼雅室坐下,很快酒菜陆续端上来,裴晋笑道:“先说公事吧!圣上龙驾已经到平凉郡了,接下来是灵武郡,最后就是五原郡,按照时间算,最多十天后,圣上龙驾先到九原县,元庆,时间非常紧张,你要尽快做好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