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葡萄美酒夜光杯 第一章 戍堡闻警(第2/3页)

“杨将军!”

新任县丞杜如梅走上前拱手施礼问道:“今晚我们在这里过夜吗?”

杜如梅长得面容黑瘦,身材中等,虽然才二十岁,却生得老相,看上去像有三十余岁,但他精神很好,一路上谈笑风生,随处都可以说出不少典故,显得学识很渊博。

他虽是第一次当县丞,但他从十六岁起便经常到京畿县衙帮忙,也积累了不少政务经验,这次出任大利县丞,他也一样满怀憧憬,想做一番视野。

杨元庆兼任县令,而杜如梅是县丞,在一般县里,县令和县丞的关系都很密切,但杨元庆毕竟是军人,不是文官,杜如梅和他之间就缺少一点共同语言,显得略有点隔阂,不是那么默契,一路上两人谈话并不多。

杨元庆也明白这一点,等上任忙碌后,自然会慢慢好转,不过他对这名年轻的下属也颇为尊敬,他摇摇头解释道:“再过些日子就会有暴风雪,我们必须尽快赶到大利城,只休息一个时辰就走。”

他看一眼杜如梅的手,手指通红肿大,竟然生了冻疮,便问道:“县丞没有用冻疮膏吗?”

杜如梅苦笑了一声,摇摇头,“我临走前还特地买了一点,但好像不管用。”

杨元庆立刻回头向一名戍卒招招手,士兵上前施礼,“将军有事吗?”

“把你们的防冻膏拿一盒给我。”

士兵奔进戍堡,片刻,拿来一只巴掌大的圆木盒,递给了杨元庆。

杨元庆将盒子打开,里面装满了黑色的油膏,他递给杜如梅笑道:“这是当地人用土法熬制,虽然粗糙,但很管用,县丞试一试。”

杜如梅接过盒子嗅了嗅,脸上露出会心的笑意,“有麝香,好东西!”

他拱手笑道:“多谢将军,我先进帐了,出发时叫我一声。”

杜如梅转身走进帐中,杨元庆望着他削瘦的背影,忽然想到了另一人,房玄龄,不知此人在哪里?

……

不多时,熬制的肉汤香味弥漫了整个营帐,野离拔哥带着杨元庆上了戍堡三层,这上面有烽燧,一共三口锅,放狼烟为号,平时无事,放一柱烟,如果小规模敌军来袭,放两柱烟,大队敌军来袭,则放三柱烟。

这里地势较高,远远望去,不远处是白光闪亮的黄河,已经冰冻结实,再向西便是一望无际的乌兰布和沙漠,而西北方向是一条黑黝黝的山脉,那里是阴山的一条支脉,狼山的起始处,从狼山到阴山,俨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天地之间,延绵数千里。

“为什么一个秋天都没有出去狩猎?”

杨元庆也一直在想这个原因,“是不是有敌军出现?”

野离拔哥点了点头,“是薛延陀人,不过不是大队骑兵,经常有小股骑兵来骚扰抢掠,逼得我们一个秋天不敢出猎。”

‘薛延陀人?’

杨元庆很熟悉这个铁勒部落,哈利湖一战,他击溃了两万多薛延陀骑兵,这帮草原土匪居然阴魂不散,跑到丰州来骚扰了。

“今天气候格外寒冷,金山那边九月就下了暴雪,薛延陀遭了大灾,他们开始四处抢掠了。”

野离拔哥担忧地看了看戍堡下的骆驼队,“将军,你要当心,你带了这么多货物,如果被薛延陀人盯上就麻烦了。”

杨元庆沉思不语,他没有想到薛延陀人居然会越过阴山来丰州地界骚扰,草原小股敌军通常都是百人或者两百人组队,不管遇到哪一种,他都会损失,早知道他灵州时就应要求军队护卫。

可现在和灵州已经相距七八百里,太遥远了,杨元庆沉思良久,便对野离拔哥道:“这样吧!你分十名手下给我。”

“十人够吗?我可以给你十五人。”

杨元庆摇了摇头,“你自己只留五人太危险了,前面勒石烽和横河口烽那边还有十人,我可以再取五人,我率十五人足以应对百名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