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漫天外云卷云舒 第一章 灞桥秋色(第2/3页)

杨广叹了口气,“这件事先放一放吧!朕明年建新年号时,再一并决定东宫。”

现在是八月下旬,还有四个月时间,应该可以从容考虑。

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章仇先生到来。”

杨广点点头,“请他进来!”

萧氏起身笑道:“陛下要见章仇,那臣妾先告退。”

“那好吧!等会儿朕就休息了。”

萧氏退下去了,片刻,宦官领着一名四十余岁的男子匆匆走进内书房,男子身着玄袍,头戴道冠,面白长须,神采飞扬,颇有点神仙之气。

此人叫章仇太翼,是一名宫廷术士,极善占卜,有卜卦先知之能,年初先帝杨坚要去仁寿宫避暑,章仇太翼极力阻拦,杨坚不听,章仇太翼又说,‘陛下此去,必不会再回来。’

结果杨坚大怒,将他下狱,最后杨坚在临终前,命杨广把章仇太翼放出来,章仇太翼也同样被杨广所器重,杨广今天等他来,是有一件重要事情想听他的意见。

章仇太翼快步走进大殿,躬身施礼,“臣章仇太翼参见陛下!”

“先生请坐吧!”

章仇太翼身份超脱,是宫廷术士,并不是朝廷大臣,杨广对他颇为尊重,章仇太翼也不推迟,在一张榻上坐下,欠身笑道:“臣已为陛下占一卜,正如陛下所言,须迁都洛阳。”

杨广精神一振,连忙问:“可有什么依据?”

“其实很简单,陛下属木命,而雍州是克木之冲,不可长久居住,谶语也云,‘修治洛阳还晋家’,陛下从前是晋王,这句话谶语显然就是针对陛下,不可不听。”

杨广深以为然,这个说法很好,可以拿得出手,他又问了几句,章仇太翼取出一份文牒交给杨广,便告退而去。

杨广翻了翻文牒,随手扔在桌子,其实他对这本文牒并不是很关心,占卜也好,谶语也好,都不过是他的借口,他迁都更有深意。

杨广背着手走到窗前,望外面黑沉沉的夜色,心中思绪万千,正如父皇在去世前对他所言,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是隋王朝第一大毒瘤,若不割掉它,隋王朝迟早会亡在它手上,但关陇贵族过于强大,不可能一次割掉,必须缓缓割除,一步步下手,釜底抽薪是最有效的一招,迁都洛阳,使关陇贵族失去根基,此事宜早不宜迟,现在平息杨谅之乱,他就有了绝佳的借口。

明天廷议是讨论杨谅的处置问题,迁都议题可以放在后面讨论一下。

杨广也知道,迁都洛阳必然会遭到强烈反对,尤其关陇贵族集团,事关他们的切身利益,不用想都知道他们的态度,不过,无论如何他要提出这件事,就当是先试探一番。

灯光映照在杨广瘦长的脸颊上,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坚毅和期待,这一刻,杨广下定了迁都的决心。

……

时间已经到了八月下旬,秋意已经渐渐浓了,灞桥一带的红叶已经红透,夹杂着深绿的松枝和已经转黄的梧桐树叶,将官道两边染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在京城八景中,灞桥是以风雪而出名,但浓浓秋意一样动人,使人会多一分离愁的秋意。

中午,秋雾已经完全消散,空气中带着一丝深秋的凉意,天空开始下去蒙蒙细雨,细雨飘落在脸上,凉意渗进骨子里,开始变得有些寒冷起来。

远处的官道上缓缓走来两名骑马之人,官道两边风景如画,他们却没有心思,两人正是杨元庆和苏烈,他们已换掉军服,穿着普通布袍,若不是他们带着兵器,和一般的游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杨谅虽然投降,但还有大量善后事情要处理,杨素留在太原府处理后事,杨元庆已经没什么事,他和苏烈先一步回京。

“苏烈,你真的想好了吗?”

苏烈决定离开军队回家,杨元庆也并没有太多阻拦,毕竟苏烈的军籍还没有报到兵部,他此时退出军伍还不算逃兵,只是杨元庆还是希望他留在军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