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一入京城深似海 第三十四章 杨谅投降(第2/4页)

裴文安呆住了,良久,他心中的愤怒却消失了,眼睛里流露出了一种深深的悲哀,惨然一笑道:“是!我们都很愚蠢,为了一个视将士如草芥的独夫,我们不惜放弃家小,放弃名声荣誉,放弃自己的性命,我们真的很蠢啊!”

他仰天大喊:“苍天,你杀死我这个蠢人吧!”

杨谅大怒,“把此人乱棒打死!”

“不要你杀,我自己死!”

裴文安悲怆大喊:“我裴文安为了一个毒王,竟然送了数万将士的性命,我该死!我确实该死!”

裴文安将剑横脖子,猛地一拉,自刎身亡。

数十名侍卫呆呆地望着裴文安尸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他们默默地将裴文安的尸体抬出了院子,房间里隐隐传来杨谅的声音,“美人……我们再喝一杯。”

……

城外隋军帅帐内,主帅杨素一一接见各路主将,杨元庆单膝跪下,抱拳给祖父见礼,“上镇将军杨元庆叩见大帅!”

杨素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心中欣慰之极,孙子能在这次平叛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固然令他赞赏,但更要是,元庆能够放弃争功,主动配合杨义臣,尤其听说他将赏赐全部分给部下,这才令人感概万分。

这就说明他孙子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不再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涩猛将,而是已经能考虑大局,独挡一面了。

他连忙把元庆扶起,“孩子,你虽没有得到高封,但祖父却认为你是平叛第一功臣,你没有给祖父丢脸。”

杨元庆鼻子一酸,眼泪都几乎流下,他恭敬地说道:“孙儿不敢居功,孙儿能连升两级,已是心满意足。”

杨素笑了笑,一指旁边的张须陀道:“去见见你师傅。”

杨元庆走到张须陀面前,双膝跪下,“徒儿元庆叩见师傅!”

张须陀从杨元庆进门时便惊叹不已,这孩子已经完全突破了,六年不见,他身高和自己相仿,双臂有千斤之力,张须陀一眼便感觉到,杨元庆的武功已经不亚于他,能得此佳徒,着实让张须陀感到欣慰。

他扶起杨元庆,拍了拍他肩膀,沉声道:“好小子,比师傅预想的更好。”

杨元庆六年不见张须陀,见他比从前苍老,他能有今天,完全是张须陀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心中只有不尽的感激。

“师傅教授之恩,元庆铭记于心,永世不忘。”

张须陀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我知道,你是我张须陀唯一的徒弟,我教你武艺,只希望你能为国尽忠,报效天子,成为我大隋之栋梁。”

杨元庆默默点头,这时,杨素在一旁笑道:“张将军,你不想试试自己徒弟的武艺吗?”

其实张须陀早有此意,他听说杨元庆一个照面便将并州第一猛将王拔挑于马下,让他深为惊讶,他知道王拔是出了名的力大枪狠,竟然连自己徒弟一招都敌不住吗?他心中也充满了好奇,元庆的武艺到底什么程度了?

他见杨元庆的眼睛里也充满期待,不由会心一笑,拍了拍他肩膀,“想把师傅也挑于马下吗?”

“徒儿不敢,但请师傅指教。”

“很好,那我们去营外一试。”

大帐外,杨元庆和师傅张须陀的比武吸引了千余名亲兵和大将们的围观,四周一片窃窃私语,几乎都不太看好张须陀,道理很简单,杨元庆了解师傅的武艺,但师傅也不了解徒弟的槊法,如果说经验,杨元庆在草原也是身经百战,经验绝不比张须陀少。

张须陀骑马而立,目光沉静地注视着百步外的杨元庆,这是他教出来的徒弟,他能感觉到杨元庆一种特殊的武学气质,这是和他一样的气质,使他们之间有一种别人感受不到的默契。

从这种气质,张须陀便可以判断出杨元庆的力量和速度应该和自己在伯仲之间,但杨元庆那种年轻人特有的反应和敏锐,却要强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