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一入京城深似海 第十九章 李氏父子(第2/3页)

李渊眼中涌出了泪水,他向西北方向跪倒,悲声痛哭:“臣未能最后送圣上一程,微臣有罪!”

所有酒客都惊讶地望来,议论纷纷,这人头脑有问题吗?在酒楼里跪下哭泣,杨元庆连忙扶起李渊,“李世叔请节哀顺变,此事消息还被封锁,千万莫要传出去。”

李渊点点头,擦去了泪水,又对杨元庆道:“贤侄,一起喝杯酒吧!”

杨元庆摇摇头,“我还要赶回京城,以后有机会我再去拜访世叔!”

李渊也不勉强他,其实他自己也没有心情了,便叹息一声道:“好吧!我就不留你了,我也要马上赶去仁寿宫,给圣上送殡。”

杨元庆令伙计把他的饭菜打包带走,这时李建成牵着弟弟李世民走了出来。

李建成比杨元庆大一岁,性格宽厚温良,深得他父亲的喜爱,他刚才在房间里听见父亲悲声,心中疑惑,便出来查看情况。

“父亲,出什么事了吗?”

李渊叹了口气,小声道:“圣上驾崩了。”

“啊!”李建成大吃一惊,“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元庆说是昨天中午,唉!我们还是晚了一步,没有最后见圣上一面。”

李渊心中不胜遗憾,脸上掩饰不住他的内心沮丧,他没有能最后见圣上一面,他未尽人臣之道,而且还可能会被御史弹劾,尽管一个月前圣上颁诏,不准天下刺史进京探病,其实也就是不准天下刺史来送葬,但他是陇州刺史,又是皇亲,圣上在离他治下不远的仁寿宫驾崩,他却不在场,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旁边李建成心中也很失望,他已经得到举荐为官,现在圣上驾崩,新帝登基,一切又要推到重来,他举荐做官之事又变得遥遥无期了,他心中不由长叹一声。

只有李世民不关心皇帝驾崩,相比皇帝,他更对眼前的杨元庆感兴趣,他的师傅长孙晟给他讲过杨元庆的故事,他很崇拜杨元庆。

李世民牵住杨元庆的手,好奇地抬头问他:“元庆大哥,你真是十岁从军吗?”

杨元庆蹲下,按住李世民的肩膀,眯起眼睛笑道:“快点长大,到丰州大利城去,我请你喝马奶酒,说不定我还能带领你和突厥人作战,你怕死吗?”

李世民拍拍胸膛,“死在沙场,是我的荣耀,战士是没有怕死的。”

李渊见杨元庆说得认真,便连忙拉过儿子,干笑一声道:“杨大哥是和你说着玩的,你还当真了!”

杨元庆也笑了起来,他接过伙计的纸包,付了钱,便对李渊拱拱手道:“世叔,那我先走了。”

李渊也向他拱手回礼,“贤侄,我们后会有期!”

“杨大哥,再会!”李世民也向他招招手。

“再会!”

杨元庆摆摆手,又向李建成点点头,便拎着长槊和马袋下楼去了,看着杨元庆走远,李世民仰脸问父亲,“爹爹,你怎么不准我去大利城?”

李渊最喜欢这个聪明无比的次子,他摸着李世民的脑瓜笑道:“等你长大后再说。”

他觉得还是不够教育儿子,又蹲下来对他肃然道:“你要记住了,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自己的性命交在别人手上,你记住了吗?”

李世民点点头,“爹爹,我记住!”

“走吧!我们吃饭去。”父子俩进屋去了。

“夫人,元庆说他有事,先走一步。”

……

在咸阳酒肆和李渊父子偶遇,使杨元庆已经开始意识到,人心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不是非黑即白,一切事情都是变化之中,所有人都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李渊对杨坚驾崩的悲伤痛哭是出于真心,此时此刻,李渊绝对没有想到,他有一天会亲手推翻他所痛哭的这个皇帝所建立的隋朝。

李渊更不会想到,他儿子李世民会亲手杀死手足兄弟,再逼他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