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武氏奇兵(第3/3页)

……

李成器赶回相王府,找到了父亲李旦,和李显一样,武则天对李旦的监视也日渐松弛,以前没两个月就要换一批宦官,以防被李旦收买,这些宦官中有人能写字,就专门负责写李旦的起居录,定时交给宫中。

现在虽然还有宦官负责写相王起居录,不过从宫中派来的宦官已经有两年没有更换了,伺候相王以及写起居录的宦官早已被李旦收买,每次写的起居录一定会先交给李旦审阅,然后才送回宫中。

这样一来,李旦自然是克勤克俭,深居府宅,从不出门,也不和外臣接触,令武则天深为满意,当然,武则天的精力都放在了去控鹤府和二张讨论‘学问’之上,有没有时间和精力看这些起居录还很令人怀疑。

尽管如此,李旦还是很小心,尽量不要抛头露面,也尽量不和外臣的接触,他都是通过长子李成器去替他传递消息。

书房内,李旦打开了李臻写的计划,仔仔细细看了两边,他点了点头,“这三个方案不错,应该会有效果。”

李旦当然对武三思要被立为太子的消息极感焦虑,如果母亲真置李唐皇族不顾,冒天下之大不韪,那他也绝不会束手待毙,一定会振臂高呼,宣召天下义兵。

虽然李旦本身并不想做皇帝,他宁愿当太上皇,把皇位让给儿子,但他却不能容忍大唐江山落到武家手中,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旦沉思片刻,便对长子道:“你速去把皇姑找来,我要和她商量一下。”

李成器一惊,连忙道:“李臻也再三嘱咐,这件事不能外传,只能孩儿和父亲知道,甚至连三弟也不能说。”

三弟就是李隆基,今年已十六岁,文武双全,不过他还不够成熟,李旦认为他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从不准他参与密谋。

李旦笑道:“你皇姑没有关系,再说她的实力强大,这件事还真需要她出手,快去吧!”

“是!”

李成器无奈,只得离开王府去找太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