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草原之狼(第2/4页)

阿史那默啜望着远处数百顶契丹营帐,他冷笑一声,回头对长子匐俱令道:“匐俱,交给你了!”

阿史那匐俱年约二十岁,他完成继承了父亲残暴的性格,比草原狼还要凶残好战,他拔出战刀,遥指帐篷,一声低喝:“杀!”

战马奔腾、杀气迸发,数千突厥骑兵拔出战刀,挥刀向奔逃的牧民杀去,杀戮的欲望在这一刻积蓄在刀上,铺天盖地圈杀而去。

……

从拔古野部前往契丹老巢已经不远,三天后,五万突厥大军渐渐抵达了契丹老巢。

契丹的族帐位于乌山以西二百里处,一条大河从草原上穿流而过,这里牧场丰美,聚居了二十几万人口,是契丹大酋长孙万荣的老巢所在。

此刻,契丹上下被恐惧的气氛所笼罩,突厥大军越过乌山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这里。

大帐中,孙万荣之弟孙万康俨如热锅上蚂蚁,急得来回踱步,他已经接到了十几个不幸的消息,突厥大军所过之处,将他的族人斩尽杀绝,老人妇孺一个都不放过。

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也是孙万康始料不及,在攻打唐朝得手后,他们野心迸发,将所有的青壮都组织前去河北抢掠,却没想到突厥的偷袭竟来得如此迅速和猛烈。

更让他担心的是唐朝和突厥两大势力的联合,将形成一支强大的力量,远远不是他契丹能抵抗,搞不好契丹要亡族灭种了。

他已经向大酋长孙万荣求救,但远水难解近渴,契丹军主力杀回来最快也要十天时间,可突厥骑兵已经迫在眉睫了。

前去探查的报信兵还没有最新消息传来,但孙万康知道,对于草原骑兵,数十里路程不过是一个时辰而已,敌军随时会杀到,可他的十几万部族却无法这么快搬走,即使搬走,扶老携幼,带着羊群,也很快会被敌军追上,现在该怎么办?

悔恨和焦急使孙万康的心已经悬到了嗓子眼上,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了急促的奔跑声。

“二酋长!”

是报信人的声音,声音惊恐万分,使孙万康的心几乎要停止了逃到,他隐隐猜到,噩耗即将到来。

“敌人的前锋队离我们这里已经不足三十里了。”

“当啷!”

孙万康手中的长剑落地,他呆立当场,已经来不及了,半晌,他忽然清醒过来,发狂似的向帐外奔去,挥舞手臂大声叫喊。

“快逃!帐篷和羊群都不要了,快逃命啊!”

但羊群和帐篷就是牧民的生命,他们谁也放不下自己赖以生存的财产,没有一个人肯放下财物逃命。

孙万康见危机迫在眉睫,他无可选择,只得下令道:“吹号,准备迎战!”

“呜~”号角声吹响了,这是召集契丹勇士的号声,一队队骑兵从各个帐篷中奔出,由涓涓小溪迅速汇成了一支强悍的军队,最后六千骑兵整装待发。

不到半个时辰,突厥大军的前锋便出现在草原的尽头,前锋由一万骑兵组成,先锋大将正是拔古野部酋长乌述烈。

在这次配合突厥可汗作战中,拔古野部的精锐倾囊而出,他们又出了十五万只羊为军粮,再加上他们对乌山一带的地形最为熟悉,所以他们在这次突厥作战中起到了向导的作用,连前锋军也由他们来担任。

乌述烈远远打量着远处的上万顶帐篷,契丹人居然没有搬走,着实令乌述烈感到意外,他们拔古野部和契丹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他们彼此了解至深,契丹人本来是有足够的军队,但去年冬天和唐军开始作战后,留在老巢的契丹军最多不超过一万人。

他们没有撤走,显然是想最后决战,一万人居然也敢和五万突厥大军抗衡,乌述烈冷笑了一声,自不量力,契丹老巢的覆灭就在眼前了。

“放缓行军!”

乌述烈一声令下,一万前锋军放缓了速度,他们距离契丹帐群还有七八里,六千契丹留守军队已经出战了,他们列队行军,向来犯之敌迎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