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尾随进兵(第2/3页)

不过李臻率军队走的是另一条旧官道,和唐军主力平行北上,双方相距约二十里,入夜,李臻的军队在一座山谷内停下休息,士兵们没有带营帐,每人裹一张毛毯,露天而宿,行军了一天,士兵大多疲惫不堪,拥挤在一起沉沉睡去。

紧靠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之下,唐军简单地扎了一座行军帐,大帐内灯火微明,李臻正和校尉们商议北上之策。

李臻将一幅地图挂在树桩上,对校尉们道:“如果契丹人是诱兵之计,最大的可能性是袭击唐军的后勤辎重,没有了粮草供应,十万大军支持不了多久。”

李臻又用木杆指着地图下方的榆关道:“如果我没有料错,随后夺取榆关也是契丹人攻击唐军的重中之重。”

下面一名校尉接口道:“但契丹人也可能会攻打檀州,攻破檀州,他们也能从密云南下幽州,一个月前,他们出重兵攻打檀州。”

李臻笑了笑继续道:“无论是攻打檀州还是榆关,都必须出重兵,一个月前契丹人之所以打檀州而不打榆关,就是因为他们兵力不足,相信这次也一样,而契丹人的战略是为了全歼唐军,所以他们一定是攻打榆关,暂时顾不上檀州。”

“请问将军,我们怎么应对?”另一名校尉问道。

“我们先等情报,关键是要保住唐军的后勤辎重,所以我们不能离唐军后勤辎重太远,必须时刻警惕。”

……

在这次李臻率军进军辽东过程中,跟随他一起北上的内卫武士变成了临时斥候,他们五人一队,分做五队先一步北上,探查契丹军的情况。

在距离榆关约两百里,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大山,叫做白狼山,这里实际上属于燕山余脉,在千万年的风雨侵蚀下,白狼山中形成了一条极深的峡谷,叫做白狼谷。

白狼谷长五十余里,最宽处有十余里,最窄处也有两三里,其间沟壑纵横,又隐藏着无数条小的峡谷,被茂密的森林和灌木覆盖。

这条白狼谷虽然是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却不是北上营州的必经之路,甚至连官道也没有,原因是走这里比较绕路,至少比走大山以东的直线多走了四十余里,这对于长途跋涉的商旅来说,能少走四十余里,还是比较诱惑。

更重要是,整个山谷中没有村落或者驿站补充饮食,再加上野兽横行,行路人更是寥寥无几。

傍晚时分,在白狼谷中的一个岩洞中,五名唐军内卫斥候正在洞中休息吃饭,岩洞颇为宽敞,像一座石制宫殿,在洞深处,有不少动物的尸骨,估计这里是某一头猛兽的老巢,不过现在已被内卫斥候临时占领。

内卫武士虽然不是正规军,但他们却比军队士兵更强悍,个个武艺高强,处理各种临机事务有丰富的经验,堪称精锐中的精锐,他们临时扮演了军队斥候的角色,却丝毫不亚于真正的斥候。

五名内卫武士由一名队正率领,队正名叫杨洪烈,关中人,三十岁不到,在内卫从军已经有七年。

因为内卫即将扩容,那么资历深厚的杨洪烈极有可能会被升为校尉,也正是这个缘故,他也格外卖力,主动请缨率领手下前来探查敌情。

“杨队正,万一没有什么契丹士兵怎么办?”一名手下笑问道。

“是啊!据说契丹人要和唐军议和,他们军队已经北撤了,怎么还会再南下?”另一名武士也补充道。

“议你个头!”

杨洪烈笑骂一句,又拾起一根树枝敲了两人一下,说道:“你们跟随将军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应该知道将军的手段,难道他的头脑还不如你们两个猪头?”

“杨队正说得对,既然将军叫我们出来巡查,就一定会有情况发生。”

“老张说得不错,你们两个猪头给老子好好听着,老子这次一定要立功,才能升为校尉,你们好好卖力,别坏我的仕途,否则休怪老子对你们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