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紧急动员(第3/3页)

赵秋娘明确的态度让林清十分为难,他和赵文初对望一眼,苦笑道:“两位校尉的心情我们能理解,但现所有训练有素的人我们都已经找到了,武馆、州学、官署,还挑了两千名善武的青壮,但人数还是太少,我有把握能招募到两万人,再从他们中挑选一些人加以训练,至少也有五六千人守城了。”

“我们相信林太守的能力,但现在再训练已经来不及了,还是烦请林太守想想办法,找一些训练过的武士,比如大户人家的家丁,不就很好吗?”

吕晋的建议顿时提醒了几名州官,赵文初点点头笑道:“吕校尉说得对,大户人家的家丁确实可以用起来,我来负责去招集这些家丁。”

这时,司马吴东旭在一旁道:“使君,其实还有一批人可以用得上。”

“什么人?”林清急问道。

吴东旭低声笑道:“使君忘记盐会和船会了吗?”

吴东旭不愧是负责治安的司马,他想到了扬州的一些自发性组织,也就是后来私盐的前身。

扬州商业发达,各行都有行会,在一些苦力工种中更是出现了互助行会,最有名的便是盐工会、船工会和码头工会,他们各自管理着上万人,负责调解苦力们的各种矛盾,保护苦力的利益。

林清顿时恍然大悟,他立刻兴奋起来,从这三大苦力会中,至少可以募集到五六千名组织训练过的壮丁,守城的壮丁解决了。

他立刻对赵秋娘和吕晋笑道:“不用再从普通民众中招人了,扬州有行会,足有上万人,他们都训练过,完全可以参与守城。”

“那兵器和盔甲呢?”

赵秋娘又追问:“城内可有足够的存量?”

林清心中有数,他笑道:“武器盔甲没有问题,扬州十几年前发生过兵灾,很多人家都藏有武器,可以让他们捐出来,臧县令,这件事交给你们县衙了。”

江都县令臧涵点点头,“下官立刻就去动员民众捐献兵器盔甲。”

林清心中有底了,他振作精神起身道:“那好吧!我们就抓紧时间,各自行动。”

有了明确的计划,州县官员纷纷去做自己的事情,赵秋娘和吕晋则负责带领内卫武士们组织壮丁,每一名武士都出任临时队正,各自率领数十人到百人不等。

连狄燕也成为了五十余名州学士子的队正,这些士子听说她是狄相国的女儿,一个个都格外卖力表现,恨不得狄燕将自己的名字记住,就仿佛狄仁杰还在朝廷中为相。

下午,衙役们将大量盔甲和武器送来,狄燕要了五十余副弓箭和五十件皮甲。

她指着地上一堆皮甲和弓箭,对排列整齐的五十名手下厉声高喝道:“射为六艺之一,你们既为州学士子,都应该学过射箭,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弓箭兵,现在听我的命令,披上盔甲,拿起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