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九十二章 燕王之死(下)(第3/3页)

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工坊已经出现了规模性经营,苏州府的丝纺业便是其中的代表,全城手工作坊遍布,其中超过千张织机的人家就有二十户之多,这样不仅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而且对能工巧匠也是极为需求,而目前大明依然实行着严格的匠户制度,仅在京城一地,就有数十万人之多,这些匠户都被官府控制,没有人身自由,即使能接一点散活也必须要得到官府同意,然后子袭父业,代代相传。

工部尚书卓敬侃侃而谈:“各位大臣,我可以举一个例子,福州林家是有名的造船世家,他在去年夏天便申请了我大明的第一家私人船厂,专门为贸易商打造海船,现在他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五年之后,他几次对我说想扩大规模,希望我能放一些造船匠户给他,他愿意出高薪聘请,但我大明律令,匠户不能被私人工坊雇佣,这样就出现了民间苦无工匠无法扩大规模,而京城匠户又无活可干,生活贫困,同时也不能收徒传授技艺,这一切就是被一个小小的户籍所限制,所以工部正式提出取消匠户限制,以促进我大明工商的繁荣。”

“可如果放开了匠户,官府的定量怎么办?”礼部尚书齐泰有些担忧道。

李维正笑了笑接口道:“这一点齐大人不用担心,我们只是放开了匠户的人身自由,这并不是说能工巧匠们就消失了,官府的活可以交给一些大工坊去做,材料、工人都不用官府再去操心,成本帐私人工坊比我们会算,我们最后只管结帐付钱。”

他站起身又对众人道:“其实太祖皇帝给官员们定的俸禄并不低,一个官员需要无数农民来养活,可最后大家却依然一贫如洗,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朝廷的税赋太少了,大家想想宋朝,工商业发达,朝廷一年的税收甚至超过一亿贯,这是何等富裕,也没有见什么农民吃不饱大规模造反的事情,所以我主张以农为本,以工商富国,以海外扩张强国,这样二十年后,我大明民富国强,又何惧草原北戎!”

众人皆连连点头,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官出现在门口,他低声喊道:“相国,有大事!”

李维正见他神情紧张,不由一愣,便走上前问道:“出什么事了?”

侍卫官在李维正耳边低语几句,李维正的眼睛一亮,他点点头,走回了会议中,他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对众人道:“最新消息,太原发生兵变,燕王被其子高熙所杀!”

所有人都被惊呆了,瞬间,天宝阁中欢声雷动,消息迅速传到各大朝房,到处都是激动地欢呼声,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