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八十五章 红参案(二)(第2/3页)

贾国手也不客气,直接坐了下来,道:“我用毒不用计,道衍大师让我来听徐大人吩咐,其余我就不管了。”

“先生只管用毒便可。”

徐寿辉取出一只木匣。打开盖子,推到了贾国手的面前,灯光下,一支红参正静静地躺在木匣中,贾国手眼中一亮,“是红参!”

他拾起木匣仔细地看了看里面的红参,点点头笑道:“红参又叫血参,在固元培本上尤其有特效,用它做药引比一般人参的效果要好得多,能充分发挥药效,一般的药店里很少能看到它的身影,而这支红参至少有三百年,也就更加珍贵了。”

徐寿辉笑道:“忘忧先生果然高明,这支红参是我花三千两银子买来,宫中正四处寻找它,燕王殿下之事是否成功,关键就在它的身上,这件事就拜托先生了。”

贾国手捋须沉思了片刻便道:“仅仅靠一支红参是办不到,我还需要药方,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徐寿辉和李景隆对望一眼,李景隆道:“药方没有问题,先生就先在府中安心住下,明天药方便可奉上!”

“那好。我就等二位的消息了。”

……

一大早,位于府东街的顾记藩货店便开门营业了,和往常一样,十几个伙计先打扫一下大门前的街道,这是顾家的规矩,开门后先打扫店门前,以除去夜里积下的晦气,顾英也一早来到了店铺,昨天她派人四处去寻找红参,但都找不到,她已经答应了马皇后。这就让她有些难办了,她只能想办法把那支红参再买回来。

昨天听说有一个伙计认识买红参的人,顾英一早便过来询问,掌柜把伙计找来,伙计连忙道:“回东主的话,那个买走红参的男子应该是徐都督府上的管家,我从前送货时见过他。”

“是徐寿辉的府上吗?”

“正是!”

顾英点了点头,她准备登门去拜访了,就在这时,一辆马车从远方驰来,停在店铺门前,从马车上跳下一名男子道:“请问顾东主在这里吗?”

“我就是!”顾英认识这辆马车,马车上有李府的标志,她走上来问道:“你是李相国府上的吗?”

“小人正是,我家大夫人命我给顾东主送来一样东西。”

说着他从袋子里取出一只玉匣,递给她道:“大夫人说顾东主有急用,我不敢怠慢。”

顾英打开玉匣,见里面正是一支红参,她不由大喜,连忙谢道:“多谢你家夫人了,这正是我急需的。”

她把红参收好,又道:“请转告你家夫人,我一定会重谢于她。”

“我家夫人有交代,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夫人请顾东主晚上去吃饭。”

“好!我一定来。”

有了这支红参,她便可以交差了,顾英稍微收拾了一下,便立刻进宫去了。

顾英一走,藩货店又恢复了正常,几名负责送货的伙计纷纷到后院准备马匹,他们一早就要把一些事先订好的货物送到指定的地方去,伙计们取了货物出门了,大掌柜回到了掌柜房,却发现刚才送来红参的人竟坐在他的房内,他愣住了。

那男子站起身笑眯眯地道:“大夫人命我来送红参是一件事,另外还有一事。想问一问你们的那支红参究竟被谁买走了?”

……

自从被迫任命李维正为相国后,朱允炆的朝务压力明显地减少了,虽然每一项重大的军政事务都需要他批红后才能颁布,但大部份事情都被李维正做掉了,这在唐制中也是很正常的,一般皇帝对有疑问的旨意会找相国来询问,或者直接召见上奏者,若对相国所拟旨意不满意,会打回去要求重拟,若与相国的意见根本对立时,则会召开廷议重新磋商,实在不行就换相,一般而言,这些都是唐制中皇帝之权。

可到了朱允炆这里,李维正的唐制却似乎变了调,首先他根本没有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还有就是军权不在他手上,这是最要命的一点,没有军权,他就无法改变一切,另外对于李维正所报上来的拟旨,他只能同意,即使他不同意,李维正也绝不会改,如果超过十天不批准,也就是视同他批准了,这一条让他无法接受,实际上他就是傀儡了,朱允炆又气又急,一下子就病倒了,这次是真的病了,他不吃不喝,心中萌生了死意,也不说话,就静静地等待着死神的来临。